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4

Ctast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翻译技巧小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ojiao1

已采纳
很好,不过需要继续加强交流

翻译技巧小论文

112 评论(13)

fish176569642

增译法1)抽象名词后加词使其具体化2)增加一个适当的名词。3) 增加数量词。4)增加形容词5)不及物动词后增加宾语。6)增加连词。7)增加表示时态的词。8)增加一个适当的动词。9)增加英语中省略的词。10)增加一些适当修饰词语。 2.减译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段上的不同,有些词语或句子成分在英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若搬到译文去, 就会影响译文的简洁和通顺。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为了使译文更加简练,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需要省略一些可有可无或翻译后反嫌累赘的词语。但必须注意,减译不是删掉原文中的某些内容,在不易减译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减。1) 省略代词。2) 省略冠词。3) 省略连词。4) 省略介词。5) 省略名词。6) 省略动词。 4.分译法: 英语长句子比较多,汉语句子相对而言比较短。在翻译时可以改变原 文结构,把原文的某个成分从原来的结构中分离出来,译成一个独立成分、从句或并列分句。 合译法:和分译法不同,合译法是将不同的句子成分组合在一起, 使其更符合汉 语的表达方法。 6.反译法:一个问题有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说明。有些句子英语是从正面 说的,汉语可以从反面来解释。1) 否定译成肯定。2)肯定译成否定。 顺序调整法:一般来说,翻译时应该按照句子原来的顺序进行,但由于英汉两 种语言中定语、状语和一些其他成分的位置不完全相同,翻译时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例如采用倒译法),使其符合汉语的习惯。 9.被动语态翻译法1) 变为汉语的主动形式。2) 被动结构的表化,将其翻译成"是……的"、"由……的"等3) 译成具有被动意义的汉语结构。4) 增添"人们"、"大家等适当的词做汉语译文的主 语。翻译技巧》 第一部分 翻译的性质与职业要求 教学目的:使学生很好地了解翻译的性质和作为译者的职业要求。 教学要点: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原则、翻译的过程、译者的职业要求 教学难点:学生缺乏翻译实际工作经验和对语言学、文学等翻译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得他们难于真正理解翻译的性质。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的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教学 教学设备:网络多媒体课室 教学情境:参观翻译公司 时间分配: 第1-2节: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原则 翻译的过程 关于翻译的一些重要概念 第3-4节:参观翻译公司 译者的职业要求 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 翻译服务规范 翻译工作者操守准则与职业规范 翻译的定义 “翻译”(translation)可以有多种理解:Translating(翻译活动)/ translation(译文)/interpreting(口译活动)/interpretation(口译),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 translatology(翻译学)。本课程所说的指的是翻译实践活动(Translating),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而不是指翻译产品。 He is doing (活动) He is doing a (翻译产品) He is good at (技能) 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 in (译文) The translation of theories into (转化) 我们可以轻松地从词典中查找到翻译的定义,一般来说,会说成是“将一门语言转化为另一门语言”,但这种定义太简单、太笼统。关于翻译人们有着不同的定义。如: 翻译是科学。 翻译是艺术。 翻译是技能、技艺。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80) 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引自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0)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1) 所有以上的表述都是从某个角度对翻译进行的定义,可借鉴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翻译的性质。 翻译工作作为一种脑力劳动,其目的是将文学、科学方面的材料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承担着由该工作性质产生的特殊义务。(Translation,being an intellectual activity, the object of which is the transfer of litera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xts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imposes on those who practice it specific obligations inherent in its very ) 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翻译工作者宪章 (THE TRANSLATOR'S CHAR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 翻译可以分为: 1、语内翻译:如:从古汉语已成现代汉语。 2、语际翻译:如:从英语译成汉语。 3、符际翻译:如:从体态语译成口语。 翻译的主体:译者 翻译的对象:科技文化信息 翻译的目的:交流 翻译的过程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理解是指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和彻底了解原文的意义,表达指以目的语再现在原文中理解的内容。翻译过程包括语言转化和文化交际,其复杂性和困难性难以一言蔽之。 表1 源语(语言和文化) 目的语 (语言和文化) (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分析/解码 转化 重构 /编码 翻译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表2 原文作者 原作 译作读者 读者(译者) 译作 1) 句式分析 2) 语义分析 3) 语用分析 4) 语用合成 5) 语义合成 6) 句式合成 死扣原文的词汇、短语或语法结构进行词词对应的翻译永远难以行得通。译者必须以科学的方式彻底理解和准确表达。意即说,译者在着手翻译时,首先必须理解原文的内容和风格,然后才能通过灵活使用相应的规律和适当的方法,创造性地再现原文的真实,以使译文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忠实性。 * How are you? 怎么是你? * 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你? *He stood up from the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站了起来。) 翻译的原则 信、达、雅(严复)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Yan fu) 1898 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明确提出“信、达、雅”乃“译事楷模”,并详加申说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 信Faithfulness; ---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信于原文内容 达Expressiveness; ---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达与原文形式 切Closeness --- 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切合于原文的文体风格 (刘重德Liu Zhongde) 1935 年,鲁迅在《“题未定”草》( 1984 : 246 )里,也提出了自己对于翻译原则的结论性观点:“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语际的意义转换不能是任意的,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使翻译成为有意义的社会行为。翻译的标准,就是语际意义转换的规范性制约条件。刘宓庆:1990《现代翻译理论》 泰勒三原则(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91 年,第一本用英语撰写的系统研究翻译过程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问世,作者泰特勒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①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③译文应和原作同样的流畅。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翻译工作者宪章(THE TRANSLATOR'S CHAR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 任何译文都应忠实于原意,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形式,遵守这种忠实的原则是翻译工作者法律上与道德上的义务。Every translation shall be faithful and render exactly the idea and form of the original - this fidelity constituting both a moral and legal obligation for the 然而,正确的译文不应同逐字翻译混为一谈,因为翻译的忠实并不排除文字上的必要改变,以便使人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在另一个国家体会到原作的形式、气氛及其内在含意。A faithful translation, however,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a literal translation, the fidelity of a translation not excluding an adaptation to make the form, the atmosphere and deeper meaning of the work felt in another language and 作为职业的翻译 翻译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翻译工作在当代世界被看作是一种经常、普遍和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翻译工作能够使各国人民进行精神与物质上的交流,丰富各国人民的生活,促进人们之间的了解。(Translation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permanent, universal and necessary activity in the world of today; that by making intellectual and material exchanges possible among nations it enriches their life and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mongst ) 翻译作为一种职业(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 尽管从事翻译工作的环境各有不同,但当前必须把翻译工作看作是一种固定、独立的职业。(In spite of the various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t is practised translation must now be recognized as a distinct and autonomous )
87 评论(12)

848515773

最简单的事用金山词霸翻译
128 评论(14)

阿斯d阿斯顿

杨绛先生谈翻译的技巧(选择最适当的字) 翻译同一语系的文字,常有危险误用字面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所谓“靠不住的朋友”(Les faux amis)。英国某首相夫人告诉一位法国朋友:“我丈夫带了好多文件开内阁会议去了。”可是她的法文却说成:“我丈夫带了好多手纸上厕所去了。”英文和法文的“小房间”(cabinet)字面相同而所指不同,是不可靠的朋友;而“纸”由上下文的联系,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平日的交流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医学翻译报告出了问题,那就可能因为一个词语的错误导致人们死亡。可是同一语系的文字相近,找到对当的字比较容易。汉语和西方语系的文字相去很远,而汉文的词汇又非常丰富,如果译者不能掌握,那些文字只陌生地躲在远处,不听使唤。译者虽然了解原文的意义,表达原意所需要的文字不能招之即来,就格格不吐,说不成话。英汉、法汉、西汉语等字典里的汉语诠释,当然可以帮忙,不过上下文不同,用字也就不同,有时字典上的字也并不适用。所以译者需储有大量词汇:通俗的、典雅的、说理的、叙述的、形容的等等,供他随意运用。译者如果词汇贫乏,即使精通西方语文,也不能把原文的意思,如原作那样表达出来。选字有许多特殊的困难。一个概念的名字概括许多意思,而一般人对这个概念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为一个概念定名就很困难,严复《天演论》译例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便是定下名目,附上原文,往往还需加注说明。没有等同事物的字,三国时释之谦翻译佛经时所谓“名物不同”,压根儿无法翻译。有的译者采用音译,附上原文,加注说明。这就等于不翻译,只加注解释。有的采用相似的字而加注说明。双关语很难音义兼顾。便是挖空心思,也只靠偶然巧合,还不免带几分勉强。一般只能顾全更重要的一头。翻专门术语,需了解那门专业所指的意思,不能按字面敷衍,尽管翻译的不是讲那门专业的著作而只在小说里偶尔提到(小编:这一点在医学翻译中非常重要)。有特殊解释的字,只能参考各专家的注释。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我们,小编会定期与您分享有趣的故事、翻译的小知识。下一期: 杨绛先生谈翻译的技巧之注释篇
13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