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水资源方面的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4

化学家硫锌铜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水资源方面的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枞枞大大

已采纳
科技之光: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不光人类动植物也离不开它!

水资源方面的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40 评论(11)

pzwzz

水资源具有随机性和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丰富地区,会出现干旱;水资源贫乏地区,也可能发生洪涝。全世界年径流量中约三分之二为洪水,其余三分之一加上少量地下水约4×10m(平均每人3000m)是可再生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全世界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约70%,约有17%的粮田进行灌溉,所生产的粮食占全球总产量的40%;工业用水为第二主要用户,主要用于电力、金属冶炼、化工、石油精炼、纸浆造纸及食品加工等。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60%~80%。大多数发展中的国家的工业用水比重小于10%。全世界生活及城市用水占总用水量约7%。有自来水供应的城市人均日用水量为100~300L,最高可达600L以上。20世纪以来,世界用水量迅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缺水。加上使用不合理,大量废水、污水排入水体,使许多淡水资源失去利用价值。更多国家和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和其他水问题。为此,促进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成为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中国水资源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防治水害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至80年代初,已有水利工程设施的最大供水能力为7×10m,约占水资源总量的8%。其中河川径流开发利用量1×10m,占河川径流量的3%;地下水开采量为8×10m,浅层地下水利用率达3%。全国总用水量约4×10m,其中城市生活用水占5%,农业用水占88%,工业用水占5%。平均每人每年用水量为460m,比世界人口平均年用水量的一半稍多。进入70年代,在中国北方,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种水问题日益暴露。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用水增长超过当地水资源承受能力;废污水排放量增加,河流、湖泊水质急剧恶化,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流域开发和治理中,对水资源综合利用注意不够,对航道、渔业和生态环境出现不利影响;已建水利工程老化,效能逐渐衰减。水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发展,对水的需求从量和质方面仍要进一步增长。
211 评论(11)

臭幺蛾子

一、问题背景:水是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潮阳市地处祖国大陆南方丰水区域的广东省汕头市,境内有榕江、练江两大水系,有秋风岭水库、大龙溪水库、河溪水库等蓄水工程。近几年,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但同时,水污染特别是水质性污染不断加剧,一些江河水质恶化,处于丰水区域却出现用水特别是饮用水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我们组织了本校来自不同乡镇的学生因地制宜开展水资源调查。二、课题目的:1、通过实地参观、访谈、查阅文献等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使学生了解生养我们的土地的自然资源的状况,了解乡土地理、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2、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收集选择利用资料开展研究并形成见解的方法,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三、课题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1、提供背景资料,提出相关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研究的课题,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涉及区域广)物色来自不同乡镇的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建立组织机构。2、制订活动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成果的整理。(二)实施阶段。1、搜集资料。学生主要先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的乡土地理、潮阳报、汕头日报、南方日报等有关资料,另外,利用假日回家时访谈长者、专家,及实地参观,从不同渠道搜集围绕课题的素材。2、处理、加工信息资料。资料的搜集、积累是准备工作,选择利用资料,去粗存精,提取有用的信息用于成果表达。3、成果表达。确立课题,围绕课题多渠道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取有用的信息,使学生形成明确的思路,提出论点,充实论据,并形成调查报告,把活动成果表达出来,让成功的喜悦洗刷活动的艰辛。
33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