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加黑先生
挫折人生 你可知项羽?你可晓李白?他们,一武将一文人,都曾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留下绚丽的一笔,但他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态。--题记 一、项羽 曾几何时,虞姬横刀一抹,湛蓝滑过茅尖,鲜红的血液流过那雪白的颈,顿时,壮士掩面,乌雎悲鸣。你英雄的传奇是无人企及的佳话,破釜沉舟是你的豪言壮语,回想乌雎来回奔驰,每一回合的撕杀,都使尸骨成堆,血流千里。 当楚歌的旋律从四面八方传来,像蚀人心魄的魔音一般,折磨着你的耳鼓,无情的眼泪冲垮了你的伟岸。 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绩褪色成一片泛黄的丹青,携手夕阳下汉家传唱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一同远去,只留下那长长的彳亍的背影。无奈,你只能用一句“无颜以对江东父老”而痛苦的终结了你辉煌的人生,却不知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而沉沦在挫折中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人生。 二、李白 曾几何时,你“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你的一腔热血。“御用文人”的金幌怎能罩住你那放荡不羁的心,终于,在经历了官场的挫折后,你便潇洒的释然。 重返鲁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寄难酬鸿志于山水间,虽不是“廊庙器”可“天生我才必有用”。那万古之痛,不过浊酒一杯,当心境豁然开朗,挫折便不再是逆水行舟的浪,而是鼓帆勇进的风。于是,悠悠几千年诗苑绽放着你浪漫主义的奇葩。青莲居士,数载宦海沉浮,痛哉苦哉;一腔浪漫豪情,幸矣乐矣! 三、自我 曾几何时,考卷上鲜红的错号,让我伤心不已;老师严厉的话语,让我痛哭流涕;父母高声的责骂,让我失魂落魄 痛苦的阴影渐渐地侵蚀了我孤独的心灵,迷茫疑惑充斥着我的内心。我的思想踯躅于深渊的谷地。 在绝望中,我回忆以往的美好;在绝望中,我幻想未来的憧憬,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切啊!而我,自尊心极力作怪的我,怎能甘于失败的囹圄,我要站起来,要像那深夜的星星,使出浑身解数发出那微不足道的光芒,虽然,它很弱,但若天空没有它,那将是什么样呢? 四、尾声 历史的灰烬盛进古铜色的香炉,青烟缭绕着苍老的记忆。挫折,在个人身上演绎着成败,在历史的洪流中冲刷着兴衰。 面对痛苦,李白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正视痛苦,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项羽兵败自刎,失败的痛楚染墨滔滔乌江之水,放大痛苦,把自己的壮丽抹杀的所剩无几。我呢,曾在失败中徘徊,又在“重生”中涅盘。 看来,挫折与痛苦如一潭沼泽,只要你扶着理想的拐杖,即使是“山重水复”终会“柳暗花明”。 说实话的COPY来的。我觉得适当修改很适合你。 祝你早点交出满意答卷 
面对伤疤 3月11日,又一场空前浩劫袭击人类。日本东北部发生了0级大地震,一幅幅让人震惊的画面,一个个令人顿生恐惧的镜头,使我们再一次感到,在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苦难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与无助! 人生在世,苦难无处不在。我们每一个人,谁都想拥有蓝天白云,谁都想拥有祥和宁静,谁都想憧憬完美人生。可是,现实生活中命运往往捉弄人,几乎每一个人都得面对苦难留下的难以愈合的伤疤。 面对伤疤,无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要么悲观、消极,要么乐观、坦然。假如生活真的给了我们累累伤疤,那么我们就应该乐观、坦然去接受,并且克服、战胜它。 泰戈尔说:“当我在那日子的终了,站在您的面前时,您将看见我的伤疤,而知道我有我的许多创伤,但也有我的医治的法儿。” 面对伤疤,我们需要乐观、坦然的心态。大上海鼎鼎有名的大亨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曾经在年轻的时候遭遇了一次车祸,骨头断了,多处流血,导致在脸上留下了一个伤疤。然而,杜美如并没有像她丈夫想象的那样脆弱,她自我调侃地说,“脸上受伤的地方成了一个大酒窝!”杜美如把一切伤疤都当成酒窝,多么的豁达! 或许,累累的伤疤可以给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注入淡定、坚强、稳重,使其多了几分成熟和稳健,多了几分坚韧与刚强。因为车祸而离开演艺事业的胡歌,整容后全面复出。虽然眼睛上还留有伤痕,但相比以前的阳光帅气多了几分成熟和稳健。假如胡歌纠结于过去的苦难,无法正视伤疤,那么他将一蹶不振,永堕苦海而不得翻身。可见,伤疤有时会成为一个人成长的营养素,关键在于怎么看待它。 苦难是一所没有人愿意报考的大学,但是从这所学样毕业的人都是生活的强者。而苦难留给人的伤疤,就是人生中最难得的宝贵教材,但只要读懂它就可以成为生活的智者。 一个人应该去咀嚼身体上的伤疤,从心灵上、精神上、思想上去品尝伤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中也可能留下伤疤,更应该去深刻反思,理性对待。 二战的悲怆虽已沉落,历史却未尘封。二战之后对战争的忏悔与反思,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尖锐的道义问题。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时说,回忆纳粹的罪行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当今的德国人之为德国人,就必须世世代代永远铭记二战这段历史。而当今的日本,不仅不正视历史,还美化历史,把血腥的战争说成是“共荣”。可以说,对二战的不同认识,体现着一个民族当代的道德水准,而二战后道德与人性的缺失还在日本潜在地延续着。 德意志是一个善于咀嚼“伤疤”的民族。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于德国,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苦难,也使德国人民蒙受了痛苦和屈辱。二战后的德国人民痛定思痛,曾经一再表示要远离战争,至少不要让德国人民参加战争。一个民族由此重生!凤凰浴火,重放往日光芒!而不敢面对伤疤,不敢正视苦难,绝不是一种理性的抉择! 面对伤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应该进行回忆、深思,去咀嚼那份苦痛,吸取深刻的教训,才不至于再次跌倒,或者被击垮、打倒。如果说近代中国是一部充满屈辱的历史,那么当代中国何尝不是一部布满累累伤痕的历史呢?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明园,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南京大屠杀,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块血淋淋的伤疤,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深深地浸到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历史不会忘却曾经的耻辱,人民会永远铭刻那一道伤疤!面对伤疤,埋怨和自责,不是我们的营养素。咀嚼苦痛,吸取教训,才是我们治愈伤疤的良药! 只要不被苦难击倒,苦难就能成就自己。因为那些苦难经历已经成了生命中的伤疤,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懈怠,不要停止,不要在宁静而富足的现实生活面前自我满足、停滞不前,也不要被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烦恼所击垮。苦难和艰辛的人生,我们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能够摧毁我们的意志呢?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的民族不断奋发前行呢? 姚明曾经说过一句话:“伤疤是男人的荣誉勋章。”而我也要告诉你,伤疤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每一个人,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