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4

wj1987120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气象气候学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ssan金

已采纳
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   摘要: 从生物气象学角度对暴雨及湿证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认为暴雨致病总属湿邪,而又多挟风、寒、热等邪。暴雨致病从清湿、浊湿两条途径侵袭人体,清湿多挟气机不畅;浊湿多伴血行不畅。对于暴雨所致之湿证的防治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orrential rain and damp syndrome were reviewed from the biometeorological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s resulted from torrential rain were caused by dampness,and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wind,cold and Torrential rain resulted in disease by the way of clear dampness and turbid Clear dampness caused stagnation of Turbid dampness caused stagnation of Prophylactic therapeutic measures of damp syndrom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Torrential rain Dampness Damp syndrome   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工作与生活。暴雨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但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尤其是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报道不多。笔者对有关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探讨如下:   1 生物气象学与气象病   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天气和气候能影响人的健康。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1]。据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定义: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以及地球外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给予植物、动物、人类即生物体的一般理化因素的规律或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科学。即使是健康人,由于天气、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其精神和身体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甚至可使原有病情加重乃至死亡。因此,把与气象有密切关系的症候群叫气象病。近年,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大气污染已经引起了一些疾病,这种人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可称为广义的气象病[2]。   2 暴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暴雨前后一般都有风向、风力、气温、空气湿度、气压等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甚至诱发或引起某些疾病。多数病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随湿度的增高而数量增加,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流感病毒则随湿度和风速的减低而数量增加[1][3]。在蚊子可以全年繁衍及活动的热带,雨量对其个体数的增减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泰国北部秦吗地区脑炎患者月发生率和平均气温及雨量关系的调查表明,脑炎患者约半数是日本脑炎,但其高峰不在气温最高的4月,而在降雨量最多的7、8月(注:日 本脑炎病毒以保毒小型赤家蚊为媒介传染)。而在日本等温带,夏季里媒介蚊的个体数急剧上升,日本脑炎发生率也达到最高峰[4]。   在我国,有学者证实,气象因素与小儿肺炎发病密切相关,气温、相对湿度与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气压与肺炎发病率呈正相关。在炎热多雨的夏秋季,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感染为肺炎[5]。   不同的气象环境条件下给予的药物也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毛地黄在暴风雨且有气压急骤下降的情况下使用其毒性增高,在平静的高气压条件下使用其毒性减低[1]。   3 关于湿证的研究   湿邪为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治疗又非常棘手。有云“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湿邪“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邪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6]   1 病因   湿之为病,所感不同,有从外得者,如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汗出沾衣等;有从内得者,如恣饮酒浆乳酪,过食瓜果生冷,致伤脾败胃而生[6]。内湿与外湿相互关联,有内湿者易受外湿侵袭而为病;感受外湿,日久不去,亦易使脾胃失运,酿成内湿。外湿的内涵,姜春华曾说:“湿就是空气中含水量增多。”[7]湿本身是一种正常气候变化的构成要素,只有当湿气过盛,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时,就成为湿邪。而与风、寒、暑、燥、火不同的是,湿邪在天地间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雾、露、雨、雪、霜、水、冰以及蒸腾于空气中的湿热之气等[8]。   2 病机   湿有天地之分,自天而降之湿,即清湿,包括雾、露、霜、雪、雨及蒸腾于天地间的湿热之气,其性轻散,中病易入气分,走上焦,中营卫,或内舍脏气(困脾);在地之湿,即浊湿,包括水、泉、冰、泥,其性重着,中病易入血分,走下焦,留滞于皮肉、筋骨、血脉[8]。   湿邪致病繁杂,善于变易。湿为弥漫性水气,形无定体,上下中外,无处不到。犯上则头重项强;停中则痞满呕恶;流下则足胫浮肿;阻于脉络则气滞血瘀;聚于关节则骨骱烦痛不利;客于肌肤则寒热疼痛;散于孔窍则流浊不通;著于脏腑则气化受阻……。因而诸多病证,不是因湿而病,就是因病而生湿,为泻、为痹、为疸、为疟、为淋、为瘀……,其莫不与湿相关。况且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丛生[6]。   3 诊疗   湿邪致病广泛,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见症状有:困重乏力,倦怠少动,精神萎靡,苔腻,脉濡等。现代医学中许多疾病与湿邪有关,如:病毒性疾病与中医湿证的临床表现相似[9];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无论是其病程中的哪一阶段都与湿邪有关,湿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邪内蕴是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10];慢性肾炎的基本病理为“湿热久羁,阻滞三焦”,[11]与湿邪密切相关。而这些疾病大都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祛湿之法,因病位不同,治亦有别。病在上焦者,宜辛香宣透,芳香化浊,常用藿香、佩兰、白芷等。湿阻中焦者,宜以燥湿,湿重于热者,用半夏、苍术、草果等苦温燥湿;热重于湿者,宜黄芩、黄连、栀子之类苦寒清热燥湿。湿在下焦者,宜滑石、木通、茯苓之类淡渗利湿。而湿常困脾,故治重在中焦,临床常配健脾益气之茯苓、薏苡仁及醒胃消导之砂仁、麦芽等[12]。又湿邪致病多有阻遏气机,郁困清阳,气郁愈深,湿愈难解。因此,治疗湿证除运用祛湿诸法外,必须配合宣开、宣通等宣展气机之法,借助脏腑组织器官的气机活动,促使湿闭得开,湿郁得解,给湿邪以外泄之机。这样,才能尽快驱邪外出,提高疗效,缩短病程[13]。   4 护理   祛湿棘手,失度则伏,其来也渐去也缓,隐伏体内,难以速去,缓图有望[6],故湿证护理非常重要。其护理宜避免重受湿邪,居处环境不宜潮湿,防冒雨涉水,防汗出淋漓,衣服需穿吸湿性强的柔软装,衣服湿后需及时更换干净、干燥,饮食防过饮酒浆乳酪,勿过食生冷瓜果等等。如护理得当,则可有效地配合治疗。   4 暴雨与湿邪的关系   唐以前,“雨”被认为是一种致病因素。如公元前514年,秦国医和就提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种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提出风、雨 、寒、暑为致病因素。直到唐代王冰补运气七篇,才提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太过则为致病因素,称“六淫”。[14]可见,“雨”邪已归纳入其它邪气中,而根据湿邪的病因研究,雨邪属于湿邪。暴雨较微雨、小雨、大雨等量大、危害性大,对人体影响也更大,故而,暴雨属湿邪,湿邪包括暴雨。暴雨降时可作为“清湿”伤气分,走上焦;既降则又可为在地之湿,为“浊湿”,走下焦,易入血分。暴雨因其发生前后大都有风力、风向、温度等的变化,故其致病多兼挟风、寒等邪。   5 人工气象室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美国的Hollander制作了精密的人工气象室进行实验,即制作了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和离子浓度五个可随意变化的气象条件,称之为Climatron房间。创造了在外面操纵而住在里面的风湿病患者并不知道的气象条件,观察此种条件对风湿症状的影响。结果,当气压下降而湿度上升时,患者症状立即加重,如单纯是气压下降或湿度上升,症状几乎没有变化。虽然气象条件变化时可导致恶化,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即使条件恶化,症状也不太受影响。此结果与风湿病患者经常主诉的气象前锋经过时症状加重是一致的,特别是雨前疼痛加重、雨后减轻这一事实在科学上是有根据的。[15]   综上所述,天气和气候变化能够影响人的健康,而暴雨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种气象刺激亦可表现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湿证作为一种常见证候、难治证,与暴雨又有密切关系,我们就可通过多种手段对之进行治疗,如随气象和季节变化,进行相应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精神疗法、康复等[16]。已病者可起到治疗作用,从各途径防止病情进展,未病者亦可起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NextPage]

气象气候学论文选题背景怎么写啊

266 评论(8)

AllenCAV

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上最闭塞的一个内陆山间盆地,四面环山远离海洋,天山、昆仑山阻隔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进入,水汽资源缺乏,蒸发十分强烈,因此气候极为干燥,属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研究区气温变化大,多晴少雨,夏季炎热,7月最高气温35~37℃,极端最高气温2℃,地面最高温度59℃,极端最高温度67~70℃。 冬季气候又变得异常的寒冷,气温经常在-20~-25℃,最低气温可达-50℃。 由于受沙漠气候影响,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较大,年较差30~36℃,日较差14~16℃,最大日较差在25℃以上。 年平均气温8℃,夏季最高平均气温为9℃,冬季最低平均温度为-6℃。 区域光热资源丰富,云量低且阴雨天气少,空气透明度大,日照充分,年日照时数达2800~3300hr,日照率在63%~70%之间。 无霜期180~230d,大于10℃的年积温3900~4300℃,年辐射总量可达7M。据气象站记录,研究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十分干燥。 各月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冬季12~2月的降水量占7%,春季3~5月占17%,仅为3mm。 春季河川径流量占全年水量的比例很少,土壤含水量很低,地表干燥,风沙天气最易形成。 研究区全年降水量仅为7mm。 从相对湿度来看,春季也是空气最干燥的季节,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8%,4月份最低为33%,3月至5月平均为37%,沙尘易在空中漂浮。 所以春季的浮尘天气占全年浮尘天气日数的40%以上。 研究区年蒸发量为2007mm,夏季蒸发量最大为3mm,冬季最小,仅为5mm。区域内春夏季多风,平均每月大风4~5次,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声音凄厉可怕。 各风向年频率中,东北风最高,为12%。 其次为北风和东北东风,即本区的主要风向为北风。 历年最大风速平均为7m/s,风向均为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 一年内各季的主要风向也不一致,夏半年(4月~9月)的主要风向是东北和北风,冬半年(10月~3月)的主要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 本区年平均风速为2m/s,年内变化为10月至次年2月平均风速最小,均在6m/s,4月~8月平均风速较大,均大于5m/s,其中5月平均风速为0m/s。 这是大气含尘量大,春夏季风沙浮尘天气较多,沙漠活动最活跃的原因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关系,在大气环流作用下形成本地区气候的四大基本特征是:光热资源丰富,冷热变化剧烈,干燥多晴少雨与风大沙多(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1994;李新,1996;土尔逊托合提 买土送,2003)。
124 评论(13)

shady_in_red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85 评论(13)

新虫1992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对人体无显著危害作用,但它却能改变大气的热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不影响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但由于二氧化碳能吸收地球的红外辐射,会引起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增高。近地面大气变暖会使地面蒸发增强,造成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又会使近地面大气对地球红外辐射的吸收进一步增强。如此相互作用,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大气热平衡,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专家估计: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将会增高0c;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100%,近地面气温将会增高0c。如果这种估计正确,到二十一世纪中期以后,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就不可被忽视了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呢?科学家们多年来已经做了大量观测和研究。不少科学家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大量二氧化碳及甲烷、氧化氮等气体,使得大气层像温室一样吸收更多的热,使温度升高。不过也有的科学家提出不同观点,他们指出,地球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冷时变化,现在的升温也不过是地球气温自然变化罢了。到底是人类影响还是自然变化,一时还难以定论参考资料:仅供参考
191 评论(12)

村上雪

前人研究的成果,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而你又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何异议或者是有何更深入的观点
29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