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蓝141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大学生应当把爱国主义真正地放在心中,树立起爱国主义的精神。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不断接触到了很多民族英雄与爱国事迹,而现在也有很多先锋模范在不断涌现。我们应该自觉地接受这些爱国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力弘扬和培育爱国精神。在日常的生活中,始终谨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言行举止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小事做起,将爱国主义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无论以后怎样发展,也应铭记祖国的培育,以回报祖国为己任。 大学生们大多已步入成年,应该承担起公民的责任,坚决地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与安全。维护国家利益,首先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遵纪守法,自觉地担负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第二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爱国主义不能感情用事,而要从大局出发,理性行动。我们要有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也要体现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要认识和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三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努力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祖国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促进民族团结要求大学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同胞,尊重各兄弟民族文化,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大学生还应维护国家的统一,充分理解国家在这方面的方针与政策。坚决反对“台独”,为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大学生还应该增强国防观念。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发展,我们需要强大、巩固的国防。大学生应积极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增强国防观念,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大学生们不仅承担起了公民的责任,更加落实了爱国主义的实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为保存民族文化血脉、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在国难危机的时候,中国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就深深的融入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基因中。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再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历朝历代的更迭变化中,爱国主义精神都深深印刻在了文化传承中。到近代以后,不管是毛泽东同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里深深蕴藏的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还是周恩来同志从小就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梦想,爱国主义精神始终闪耀在历史的长河里。爱国是宏伟远大的。爱国的理想和目标是远大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中,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不断鼓舞和引导,才能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