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朝阳2007
(2000年以后): 《宫词非宫体诗考论》,《贵州社会科学》2010(7)(该文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卡片)收录) 《论明人的宫词观念与宫词创作》,《广西社会科学》2010(6) 《唐代宫怨诗歌及其情感表达》,《重庆社会科学》2010(3) 《论唐宫词繁盛之必然》,《船山学刊》2010(2) 《唐五代宫廷乐舞考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3) 《唐五代宫廷游戏考释》,《体育文化导刊》2010(8) 《宋元南戏所用诗词俗语论析》,《兰州学刊》2009(11) 《唐五代宫怨诗论》,《南通大学学报》2008(2) 《瞬间繁华的历史再现》,《兰台世界》2008(9) 《中国宫词观念的嬗变》,《江苏社会科学》2007(2) 《中国古宫词含义辨析》,《唐都学刊》2007(3) 《王建〈宫词一百首〉作时考》,《中国韵文学刊》2007(1) 《从四大名著看古籍重复出版》,《光明日报》26第10版 《唐王建生年、仕举、行年三题》,《兰州学刊》2006(10) 《王建〈宫词〉百首诗次与杂入篇章考》,《南通大学学报》2006(1) 《从〈锦瑟〉看诗意理解与通透教法》,《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6) 《弥足珍贵的唐代宫廷乐舞史料》,《兰台世界》2006(11) 《〈牡丹亭〉“集唐诗”探析》,《中国韵文学刊》2005(2) 《论〈水浒传〉的结构艺术特色》,《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6) 《近50年中国古籍出版成就、缺失及其对策》,《中国出版》2002(3) 《50年来中华书局的古籍出版成就》,《书品》2002(3) 《未来古籍出版的对策与趋势分析》,《科技与出版》2002(3) 《我国古籍出版50年概说》,《出版广场》2002(3) 《近50年来中国古籍出版之总成就》,《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6) 《中国古类书研究的思考》,《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1) 《文献保证原则与图书分类法》,《图书馆建设》2000(1) 《立足现实的永恒使命》,《图书情报工作》2000(3) 研究课题: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范当世诗学渊源与诗歌创作考论》(08FSSW07)(主持)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晚唐五代宫词研究》(06SJD750006)(主持)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唐代妇女生活与诗》(04ZWA002)(参与)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元代散文史稿》(06JSDZW002)(参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分析》(99BTQ006)(参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博学思潮与文学》(05CZW011)(参与) 获奖情况: 南通大学2006届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南通大学2007届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南通大学2008年度“168”爱生优秀教职工 南通大学2008年度优秀班主任 南通大学2009届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南通大学2009年“我最喜爱的老师”提名奖 南通大学2010年优秀教育工作者 
18、许定国: 2005年7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安毓英教授、杨志勇教授。博士学位论文:多态叠加多模叠加光场等幂高次压缩特性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5月。 许定国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副教授,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和工程硕士生导师。 19、张佩瑢: 2005年12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安毓英教授、杨志勇教授。博士学位论文:多模压缩态与亮孤子压缩态时空传播特性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6月。 张佩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光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刘宝盈: 2006年7月,西北大学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石康杰教授、杨志勇教授。博士学位论文:强度任意空间分布对多态叠加多模泛函叠加光场高次压缩特性的影响,西北大学,2006年3月。 刘宝盈现为陕西省商洛学院教授,商洛学院物理系主任,受聘为商洛学院物理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作为国家统招博士后,刘宝盈现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国家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1、王菊霞: 2008年12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安毓英教授、杨志勇教授。博士学位论文:原子-腔-场系统中的量子纠缠信息交换、传递与保持的机理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9月。 王菊霞现为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教授,渭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副主任,渭南师范学院量子光学与光子学研究所所长,受聘为渭南师范学院物理学科的学科带头人;2000年度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22、刘王云: 2008年7月,非经典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光场量子场熵演化特性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4月。 刘王云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在《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作为国家统招博士后,刘王云现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国家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