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女排精神议论文高中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2

zl_2008098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女排精神议论文高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虫子yt

已采纳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女排精神议论文高中

340 评论(10)

Lkzz

毋庸讳言,中国队能一路战胜巴西队、荷兰队与塞尔维亚队等世界强队,没有郎平的率领与运筹是不可能实现的。  提起郎平,在中国近乎无人不知,在中国是国民英雄般的存在。1981年,正是郎平所在的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夺冠,为中国女排开启了辉煌的“五连冠”时代。从此,“女排精神”在神州大地广为传唱,成了中国人的骄傲。  女排精神或见仁见智。但它约定俗成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面对自身与外界的强烈对比,产生了强大的落差。可以说,“女排精神”从诞生之日起就超出体育竞技范围,在当时对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在奥运赛场上多点开花,成绩喜人。“女排精神”渐渐被人遗忘,而随同“女排精神”一起产生的那种骄傲和自豪感则一直延续了下来。昔日荣耀常常成为了后来女排队员们沉重的负担,中国女排曾两次从世界一流强队滑落低谷。2013年,郎平重新执教中国女排后才发现:“没想到球员的状态、基本功、心理素质这么差!”
15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