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4

1343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议论文的体裁有哪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甜蜜花园

已采纳
文章体裁 一、议论文 二、记叙文 三、小说 四、说明文 五、散文    第一部分: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 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二、记叙顺序   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注意语气或语调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一、概括段意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 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四部分 说明文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   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第五部分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议论文的体裁有哪些

277 评论(11)

jiansunofcas

议论文分为两类立论文 驳论文(一)论点  (1)论点的含义: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除中心论点外)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有时会是标题。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二)论据  (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 统计数字,  ②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三)论证  (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比喻法、对比法。  ①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②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③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二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论证方法也有叫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5) 驳论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256 评论(10)

hnlis

文体知识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1、记叙文的分类(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二)、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1、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文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从语言表达方式分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2、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用文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1、应用文的种类(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3)公文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计划、总结、会议记录(4)宣传类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示类启示、海报(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四)、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1)、议论文的分类按内容目的分:①一般性政论文②评论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按论证方式分:①立论文②驳论文二、文学体裁(又称文学样式)文学体裁,是指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大文学样式(一)、诗歌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二)、散文是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1)、散文的种类①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的成分)②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③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三)、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四)、其他文体(1)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2)寓言: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3)神话故事(4)民间故事(5)传说(6)回忆录(五)、戏剧
195 评论(10)

2015liang

记叙,说明,议论,散文,小说,还有。。。是童话吗?
23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