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6

xctytycool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以中学语文教学为话题写一篇小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大家宝

已采纳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相互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真诚地爱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接受他们的缺点;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多一些欣赏鼓励的话语,少ー点审视责备的目光;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鼓励每位学生的个性发挥。此外,还要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建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要关注时事,形成深刻的理解;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要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他人经验,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求知的前提和成才的起点。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很多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上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小说的特点,引导学生多阅读与语文相关的文学书籍;可以让学生体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语文本身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文,要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并通过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优化导入设计,丰富教学形式,趣化教学内容,完善课后延展教学,改善评价策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式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和善学的集中体现。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他们能够自省、自励、自控,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并有较高的适应性、选择性、竞争性、合作性、参与性。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自学,使学生能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这种主动式的学习不仅使学习过程更加有效,而且使学习者自己更加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会学”的信心,激发学生“愿学”的动力,点拨学生“善学”的策略。由于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形式和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精神,教学过程兼具层次性和差异性。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层要求、分层练习,使教学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以中学语文教学为话题写一篇小论文

181 评论(8)

yl230203

一个时期以来,各种媒体对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评价、讨论,甚或说是声讨,真可谓是连篇累牍、无以复加,从语文教材的编排到语文教师的教法,从语文考试的内容到语文考试的形式,整个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体系被批得是体无完肤,一无是处。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近二十年,以自己有限的认识和体会,在此也想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首先,对这场大讨论,总体上,我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觉得在讨论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写得很像花瓶,尤其是一些热衷“教育革命”而又不切合实际的作家、学者,他们往往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这里面,最好看的要算作家们写出来的文章。说它好看,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语文教育有何真知灼见,而是他们会写文章。他们或以自己的经历,或以自己孩子的遭遇为素材,有形象、有细节,写得的确生动感人,煞是好看。他们在文章里是那样愤世嫉俗的批判语文教育,把语文教育说得那样面目可憎:误人青春、摧残青少年的心灵,扼杀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等等。然而,读了他们的文章,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落后和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是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之中的,并不仅仅表现在语文教育方面。若依这些作家的眼光去看问题的话,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罪过,在中小学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上,不都同样存在吗?特别是学生上了中学以后,你可以任意检查一个学生的作业,恐怕语文作业的数量和分量,是远不及数理化的,学生一旦上了高中,语文作业充其量也只是学生作业里的一个零头罢了。数理化那些抽象的定理公式,乏味的套公式演算,枯燥的字母组合,残酷的强制记忆……有许多方面在精神上对青少年的折磨,在身体上对青少年的摧残,都不在语文学科之下。但是,我们那些可敬的作家,对此,竟不见有片言只语的谴责与声讨。说白了,在我们的一些作家眼里,似乎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分就该把学生一个个都教育成当代的文豪、诗杰,否则,你就是在误人青春,是罪不可赦。其次,看到目前对语文教育这般大声讨的形势,不由人不想起一位政治观察家的那句名言:“中国历来不乏批判家,而少有实干家和建设者。”看看这些连篇累牍的文章,里面有几个谈到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有切实改善的意向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建议的?有的,也只是些绝对正确但却是笼而又统的方向性的指示。我们不是要过河吗?我们绝对是要过河!这一点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造个船或者怎样才能找到个船,一时找不到船,找个筏子也行呵!可现在偏偏没人指给我们怎样去造船,怎样去找渡河的工具。记得几年前,就有一位教育工作者殷切地劝告人们,我们是不是少一点肤浅的指责,多一点建设性的建议,我们还是冷静地坐下来,认真研究和规划一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配置,研究和改善一下语文考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吧!无奈,这一理智的、中肯的声音,竟一直不能听入人耳,起到丝毫的作用。倒是一拨儿又一拨儿痛快淋漓的批判,一阵又一阵声嘶力竭地讨伐,你唱罢来我登场,常演不衰。这究竟是为何?因为这样太过瘾了,热闹,声势大,出风头,能证明一些迂腐的老学究没有停止思考,能让一些浮躁的年轻人,发几句惊人之言,一下子红杏出墙……至于语文教育能不能就此走出泥沼、踏上坦途,这些兴风作雨的人常常就撒手不管了。他们只管过一段时间就来一阵儿。中小学语文教育成了他们操练拳击的沙袋;中小学语文教师成了他们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随意拉出来数落、奚落一番的小丫头。当然,热闹的是他们,最开心的也是他们!别看他们在文章里那副痛心疾首、慷慨陈辞的模样。那是在做戏!由上所述,我的观点和主张就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应该让中小学语文教师来唱主角。各种媒体,能不能也先转变一下观念,不要对什么事情都搞唯尊者,唯长官,唯名家学者,唯“x星”,在中小学语文教育这个专栏里,希望你们的目光向下,把你们手中的镜头、你们报刊的版面,多点给予中小学语文教师,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如何害人,我们的语文教育如何罪孽深重,受害受罪最深的是谁?不就是广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吗?学生再受害、再受罪,毕业后或上了大学,或走上了社会,不就相对摆脱语文教育的阴影了吗?可语文老师,除了中途改行,便永无出头之日!在中小学语文教育这条黑道上,我们走了一遭又一遭,我们过了一趟又一趟,这条黑路上哪有沟、哪有坎,还用“局外人”给我们指点吗?不客气地说,中小学语文教育弄到今天这般境地,不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各路各方的“局外人”过多的热心指点而造成的吗?教育行政长官要求语文教育突出政治,于是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就必须有领袖的文章和讲话,就必须有“两报一刊”社论,好像无产阶级的文学作品也还不足以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语言文字学家谈起语文教育更是一言九鼎,于是一个初中学生不仅要能把一句话里有多少个名词、多少个动词、多少个形容词、多少个副词……分辨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要能分辨这句话是几重复句?各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各分句的主语、谓语又各是什么?文学家来指导语文教育好像更是非他莫属,于是在回答“雪融化了以后变成了什么?”这个问题时,能回答变成了水的学生,就被视作是平庸,而能回答雪融化了以后就变成了春天的小孩子就被看成了佼佼者(对这个事儿,不知物理学家又该是怎样的意见?幸亏物理学家从来不爱凑这个热闹)……我们的语文教育还始终没有试着摆脱一下这条路旁的“局外人”!当然,这里所说的摆脱,是说不要让“局外人”牵着语文教育的鼻子走,并不是要语文教育与之切断天然的联系。我想我们的思维确实应该尽快跳出“两元化”的模式。世上的事物除了“是”、“非”以外,还有“基本是”、“基本非”、“不全是”、“不全非”、“百分之十的是”、“百分之十的非”等等无数种情况,无数种结论。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思维也应该复杂起来。看待语文教育也当如是。笔者一贯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里藏龙卧虎,只要打碎强加在他们精神上的枷锁,彻底解放他们的思想,还给他们应有的地位和空间,他们一定会让语文教育的舞台上,风雷过后,丽日当空,面目为之一新。这是已经被事实证实过的,魏书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老师我们就是给了他一张讲台,他就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演绎出了倾倒世人的教育、教学成果,让我们把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订任务,让我们把语文中考、高考的命题权力,分别都交给像魏书生那样的中小学语文老师吧!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他们不行呢?对于斥责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怎么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欣赏下去了。我们应该发动广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都来畅所欲言,说说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该怎么办?各路英雄,请稍后让,中小学语文教师出来讲几句如何?
352 评论(10)

皮卡丘陵

语文即思想,语文即生活,语文伴随着人的一生,学好语文,终身受益。然而,要想学好语文,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不行的。俗语说:习惯成自然。学习语文的习惯须要慢慢地养成。一,要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之一,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无论是做作业还是记笔记,都要养成把汉字写得规范、整洁、优美的好习惯引言6-7 一、 教学环境研究的发展简要概述及教学环境的解读7-10 二、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含义、类及构成要素10-14 (一 学语文课堂教学心理环境11-13 (二) 中学语课堂教学物理环境13-14 三、 中学语文课堂教环境教育价值分析14-18 (一) 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能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与情绪15-16 (二)语文课堂教学环能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与行为16-17 (三) 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能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与效率17-18 四、 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心理学依据18-21 (一) 中学语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优化的心理依据18-20 (二)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物理环境优化的心理学依据20-2五、 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原则21-25 1 、 教育性原则21-22 2 、 人性化原则22 3 、 合理性原则22-23 4 、 自然性原23 5 、 效益性原23-24 6 、 整协性原则24 7 、 情感性原则24-25 六、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25-39 1 、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心理因素,为师生教与学活动创造良好和谐环境26-36 (1) 、 营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27-30 (2) 、 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环境因素的调和来优化教学氛围30-36 2 、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物理因素,为师生教与学活动创造良好物质条件6-39 结束语39-41 注释41 参考文献41-44 中文摘要44-51 1华英;;《俄汉词典》汉译辨正[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2晁继;;语文规范标准与规范型字词典的编写[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3李国;;规范型语文辞书的理论思考[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4李钢;论语文词典的专科词条及其释义[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5黄颖;;培养英语的初步交际能力[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6王杰;李名方;;关于得体修辞学的通信[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7曹擢;;序[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8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9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10沁怡;;台湾地区职校学生自我概念之因素结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6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