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3000字草书作品图片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08

逸馨lov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3000字草书作品图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q172002

已采纳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3000字草书作品图片

229 评论(14)

jiqing0925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没有最能代表的东西,有称得上国粹又是独有的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国画。国画是中国汉族传统的绘画形式。二,书法。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三,中医。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四,丝绸。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五,茶文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茶的故乡。六,瓷器的制作技艺。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316 评论(13)

wjk319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者是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174 评论(11)

变成小学霸

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当选原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皮影戏入选时间:2011年。当选理由: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皮影艺人有许多绝技,诸如即兴演唱、假声扮演,一个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以及能够演奏多种不同的乐器。相关皮影技艺经由家庭、戏班或师徒传承。中医针灸入选时间:2010年。当选理由: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中医针灸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其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稳定的实践效果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为保障相关群体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其持有人的重要的文化认同符号。粤剧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京剧入选时间:2010年。当选理由:京剧以程式化、象征性的虚拟表演为特色,注重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运用,表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想,保留了被广泛认可的本国文化遗产要素。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具有质地绵韧、不蛀不腐等特点。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书法、绘画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至今仍不能为机制纸所替代。珠算入选时间:2013年。当选理由: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藏戏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常演剧目为八大传统藏戏,内容大都是佛经中劝善惩恶的神话传说。藏戏原来流传于民间,由艺人口传心授在广场或寺院中演出,后来建立了专业剧团,出现了舞台演出形式。藏戏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血脉,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鼓乐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至今使用着唐、宋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热贡艺术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发端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它承载着热贡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当选理由: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南音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现存的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起至清历代不同类别的曲目。中国书法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呼麦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是独一无二的。妈祖信俗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的影响扩大,历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中国篆刻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中国剪纸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端午节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格萨(斯)尔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侗族大歌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甘肃花儿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玛纳斯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其演唱异文繁多、篇幅宏大,其中最有名的是玛纳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谱系式传奇叙事,长达6万行,反映了柯尔克孜人丰富的传统生活,是柯尔克孜人的杰出创造和口头传承的“百科全书”。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当选理由: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时间:2005年。当选理由:“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蒙古长调入选时间:2005年(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当选理由: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65 评论(15)

于小鱼儿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知识梳理】  一、发展阶段、内容及著作  发展阶段 时间 内容 主要著作  酝酿  五四运动时期 创办《湘江评论》,转为共产主义者;参加中共一大,成为党的缔造者之一。  国民革命时期 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时期 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走向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共七大上,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丰富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后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工作中心、方针、基本政策和总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国家学说,为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论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其他  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 提出了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影响:  (l) 理论方面: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全党智慧的结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实践方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它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学习探究】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2) 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  (3) 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 它不仅在内容上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 使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归纳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提示:(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知识梳理】  一、邓小平理论   产生背景:1978年底, 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发表讲话, 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形成发展:  ①1978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②1982年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③1987 年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④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各方面工作的“三个有利于”是非标准。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明确下一步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人党章。  ⑦80年代后,还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   评价: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余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内容: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地位:  ①是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②2002年, 中共十六大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  【学习探究】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  思想理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标志性会议同盟会成立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精髓  民权主义 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决的问题  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发展  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认识 这四个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都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都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详见:
120 评论(10)

万里归来

中国目前申请成功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211 评论(10)

hlmingg

史书。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样的东西,也没有办法和史书相比。史书很好的记载了历史,文化价值非常的高。
35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