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6

爱上竹林听雨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绘画艺术论文1000字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engHaolu

已采纳
假如你想来这里找生活与艺术的论文的话。这里是没有人帮你的

绘画艺术论文1000字范文

140 评论(14)

meizhuy

从小学到现在的作文课,觉得只有一句话对作文的本质概括得较到位,那就是"作文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在我的理解,"源于生活"就是材料的选取是来自于平时的生活,而"高于生活"则是要求作文要以审美的眼光对一般材料进行艺术加工。  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像做每一件事一样,要有源于生活的材料,则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感受力。而要有灵敏的感受力则又要有敏感的思维和感官,要在每时每刻留心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特别要抓住一些细小的细节,也就是说感受要深刻、独特、细腻。这样才会在作文时不必担心无话可说,无字可写,硬是把作文变成"榨文"。  谈起感受,不由想起清代扬州八怪里的郑板桥,大家都知道郑氏瘦竹不仅反映了郑板桥的高尚人格,而竹本身的削俏、挺拔,竹之神韵更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板桥为什么能把竹画为"神品"呢?据说,板桥在空闲时就站在竹林里,默默的观察竹的一举一动,看竹的傲对冰霜,看竹的迎风送雨。通过对竹的深刻感受,于是就能很轻易地把它的神韵表现出来。另外达o·芬奇画蛋也是训练感受的一个例证。  艺术是相通的绘画和写作都属于艺术,所以写作也要通过不断的接触现实生活、感受现实生活,才能生动、准确地表现事物和道理。当在写作中觉得无话可说,你就感到平时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平时的生活实在是太单调了,并没有别人文章里所描写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每天就是由"家"--"学校"--"家"三点运动,而大多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只有单调的学习,很少有机会到社会上去了解一些情况,也很少有时间与社会进行交流,每天都是固定陈式似的生活着,突发事件几乎不会出现,一点新鲜材料也没有,而以前的材料又已写了若干遍,再写也无甚意义。于是到了写作就有江郎才尽的感觉。  其实,哲学上讲过,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相同的东西,即使你每天过着同样单调枯燥的生活,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你并没有仔细的观察和感受其中的细微变化。如果你无时无刻都做个有心人,不时的以敏感的心努力去挖掘事物的细微变化,并把它放大,同时加入你的想象和联想,这样你就能在细微中见伟大,于无声中见有声。那么你在以后的写作中就觉得有事可写,一改以前"榨文"的状态。  当然,有了材料还只是成文的一半,要文章有生命力,则还必须对材料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这样你写的才能称得上是一篇合格的文章。那么又要怎样加工,如何让自己加工的东西有一定的艺术性呢?这就要求每一个为文者注意在平时训练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如果让一个思想龌龊的人写一些有很高意义,让人赏心悦目的文章,这可能是很难的,勉强为之,只会写出一种"四不象"的文章。而要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在我看来就要求你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这基础上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精美的艺术作品。从别人的作品里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和样式,感受绘画、音乐,动物、植物等里面所蕴涵的美感。同时经过自己的取舍以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从而用自己独特的语言组织形成文章,这样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感动读者。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文章的所有材料都已存在,只是等你去发掘,去利用,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成文,让读者感知,使其感动。
203 评论(13)

miyoujushi

最经典的属《中国的艺术若能合起来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枝 叶茂盛,万年长青》 作者:艺术大师黄泽金点画大师黄泽金先生痛批当今艺术: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对当今的艺术感到失望与可悲?黄先生说:一方面是艺术家 本身喜欢玩笔墨游戏,一方面是所为的艺术专家们的误导。一方面是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胡乱炒作。专家们常常把胡乱几笔画成的作品说成是神品,把下大功夫认真画成的作品评为俗气。这种评论本身已背离了对艺术作品的真正评价。这是不符逻辑的评论,更是荒谬的评论。如今的好多艺术评论家都和钱权挂钩,只有你有钱有权,想要什么样的评价都可以从他们嘴里买到。想评多高就多高,想要多好就多好。因为如今的艺术评论家大多都是些对艺术狗屁不通的假评价家。评论资格都是要钱权关系弄来的。真正有能力、说真话、敢说真话的评论家不多。之所以如今的艺术家为什么都喜欢玩笔墨游戏?因为大多数艺术家都被假评论家所误导。所以大家都想创造所为的神品,创造作品更高的价值换来自己的名和利---------艺术如此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中国的艺术若能合起来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枝 叶茂盛,万年长青。但如今的中国艺术界如同一盘散沙,门派之争太多,艺术分歧太大。各门各派推崇认可的都是自家门派的弟子或艺术。其他门派难入门,无门无派更靠边站。 我认为书画艺术也如同一代武术宗师李小龙先生的武术论:“武术无所谓门派、不分国际。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以最快最短的时间击倒对方。”而书画艺术也如此,无所谓门派、也不分国际。书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以最好的方法表现物像最美的瞬间。 而今的中国艺术界钱权味太浓,艺术味太 淡。少有艺术家为艺术而艺术,多是为钱权而艺术。所创作的作品多是商业化。门外门内人们兴讨热谈的都是谁的作品贵、谁的作品更值钱,艺术家有时间模仿名家作品,而没有时间创作自家作品。更少有几人真正探讨艺术作品的美与丑。就连培养艺术人才的公办学府都如同古时的衙门,有钱有势者请进,无权无势者止步。如今的世道有权有势者条条大道通行无阻,无权无势者条条大道处处受限制。难怪贫家才子偶尔出个才子佳人,常有小人得志变猖狂、自私自利、目中无人。 如今的艺术界人人把钱财看太重,人情看太轻,为名利之争,师生常反目,同门常 仇对,老少常排斥,长者常掌权。中国的艺术再不改革,艺术眼观再不放远。心胸再不宽阔。如此下去只会埋没一大批才子佳人或消磨一大批有为青年的雄心意志。如此下去中国的艺术不知还能走多远?如此下去,中国的艺术只有死路一条?-------- 如今 中国艺术界 千里马难找,像徐悲鸿先生那样心胸宽 阔、眼观卓越、慷慨解囊、爱才如命的艺术伯 乐和艺术大师更难寻。 像吴冠中先生那样 敢说真话、不说假话的艺术大师更是难遇。 (-------文章来源网络-------)
11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