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382
受保护的资源资源是有限的,中国的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与,不认为环境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资源已成为一个好处,对人类的一大举措。 国务院颁布了多项法令,规划和资源保护在5年到15年,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们的环境资源的工作。 目前,中国已经9的法律制度的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我们的资源保护意识的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建立了以保护环境资源,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绿色学校”和其他设施。中国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一步一步的道路上。 我们需要重新连接人与自然的和谐。 因为人类不珍惜资源,矿产,土地,淡水,森林,野生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资源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短缺的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对于悲观主义者,资源是有限的,消耗的部分减少,总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是有限的,并不能承受不断增长的需求。资源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限制因素,并最终使经济增长停止。乐观者认为,由于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使用将继续扩大,人类的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缺乏的情况下随时更改。虽然他们讨论的问题,资源的“矛盾”。在目前的短缺趋势的部分土地,淡水,森林和其他资源可以是不容忽视的。它给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资源也不可小视的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解决危机,人类在一切可能的方式找到了新的替代能源来自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源资源的缺乏。但技术问题是一大障碍,白天和晚上,雨或阳光照射,季节的变化,它很难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工业能源,只能满足家庭以及一些特殊的需求和太阳能,水电增长无法跟上的能源消耗速度的增加和生态环境,食物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出于这个原因,人们热衷于受控核聚变发电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已将很大的希望,将它比作“人造太阳”,被称为“传递给后代21世纪的纪念碑,但我们需要重新连接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工作,和谐与团结的需要。人类生产大的排放量,资源的成本也非常严重,以换取暂时的经济繁荣,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必须为人类的生产,创造一种环境,资源丰富,环境和生态的固态驱动力生活,因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必须要求我们的人类的生产环境和生态的矛盾速度减排工作,在全社会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理念,大力推广绿色科技技术,努力促进人们形成一个科学,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动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的支持和安全技术,以保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保护地球今天舍才有得,计息。 
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及定位型地图符号的制约因素分析 【摘 要】 在地心坐标系中定义地球椭球面的基础上,给出了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根据拓扑学中的同胚映射,覆盖空间等理论,推导了制图区域、地图投影、制图物体及其在椭球面和地图平面上的定位等概念,通过对地图符号平面定位的单一性与其对应的制图物体性质多样性的分析,揭示了同一平面位置上可以依制图目的的不同而分别表示多种事物的性质或量值的基本原理,阐释了对同一制图区域进行多专题制图的客观条件和物理基础。【关键词】 地心坐标系 地球椭球 地理空间 制图区域 制图物体 地图符号 地理系统研究人类赖以生存与生活和影响所及的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1]。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各种技术手段,采集和获取地理空间的相关信息。现代测绘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获得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2]。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一种载体,它通过人们创设的地图符号集合,能把制图区域内复杂的空间存在压缩为二维的简单关系,从而使广域空间内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和相互关系跃然纸上。二维地图是人类认识上的飞跃,是人类原始思维向抽象化发展的结果[3]。地图总涉及到地理空间、制图区域和制图物体等基本概念。在现行的大中专教材及有关地图学文献中,尚未见这些基本概念的数学定义,因而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对其概括和阐释。本文是笔者对地理空间、制图区域、制图物体数学定义的研究及其关联的地图符号的数学分析。 1 地理空间事物的椭球面定位 1 地心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原点的坐标系,即地心坐标系。这种坐标系统是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特别是空间物体运动的本始参考系。但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能精确确定地心的位置,因而较少使用。目前利用空间技术等手段,已可在cm量级上确定它的位置,因此采用地心坐标系在当今既有必要性也有了可能性。现在利用空间技术得到的定位和影像等成果,客观上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系[4]。使用地心坐标系,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 地球空间事物的定位,涉及地球的形状和一定的坐标系。全球范围内,可用地心大地坐标系和地心笛卡尔坐标系表示点的空间位置。 1 地球椭球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比较接近真实的地球形状,但仍是一个有100m起伏幅度的复杂曲面,不能用简单的数学方程表示,更难以在此面上进行简单而又精密的坐标和几何计算[5]。为此,测绘科学中常以一个接近地球整体形状的旋转椭球代替真实的地球形体,这个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在现代大地测量中,规定参考椭球是等位椭球或水准椭球,即参考椭球与正常椭球一致。一个等位旋转椭球由四个常数定义,这四个常数常是赤道半径a,地心引力常数GM,动力形状因子J2,旋转速度ω。考虑到便于利用GPS与国际兼容,我国建议采用参考椭球:a=6378137m;f=1∶257222101;GM=418×;ω=7292115×。根据这四个常数,可以得出一系列导出常数[6]。根据地球的扁率f,可以求出椭球短半径b,从而可用数学方程表示一个已知长半径a和短半径b的椭球。 2 地心大地坐标系DL 地心大地坐标系是使地球质心作椭球中心,以过所求点c的椭球面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φ为纬度,以过c点的子午面与初始子午面的二面角λ为经度,以c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为大地高h,用c点的三个分量φ、λ、h表示其空间位置。地心大地坐标也即三维地理坐标系,记作DL。对于任何地球空间点c,总存在c=(φ、λ、h)∈DL|φ[0°~±90°], λ∈[0°~±180°],h∈[-H~+H]。已知地球椭球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可定义椭球面。 定义1 地球椭球面 对c∈(φ、λ、h)∈DL,存在c1=(0°,λ,O), c2 =(0°,-λ,O),c3 =(90°,λ,O),c4=(-90°,λ,O)∧d1(c1,c2)/2=a∧d2(c3,c4)/2=b,若点集满足: S={c|c=(φ、λ、h)∈DL,φ∈[0°~±90°],λ∈[0°~±180°],h=0} (1) 则称S为以a为长半径,b为短半径的椭球面。若a,b分别为地球参考椭球的长、短半径,则称S为地球椭球面。 3 地心笛卡尔坐标系DK 以地心O为坐标原点,选择一个以赤道平面上一组相互垂直的直线为X、Y轴,而以地轴为Z轴,这样的坐标系称地心笛卡尔坐标系,记作DK。若以地球参考椭球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作常数,则地球椭球面也可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