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3

周弘毅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教育爱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mywjxmc

已采纳
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在不知不觉中使大地万物得到滋润,这种不假雕琢的自然之爱博大而亲切,淋漓而入微。课堂教学亦如此,我们要让爱的种子,不知不觉在孩子的灵魂深处发芽、生根,要在不随意中使孩子受到教育,人格得到升化,品格受到熏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走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原本对老师就有敬而远之的感觉。这就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不可逾越。正是这种障碍阻隔了师生之间交心的桥梁。使师生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学生不能把自己课堂内外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告诉老师,教师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使得课堂教学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去走近学生,用善意的目光,入微的问候,亲切的交谈,关爱的抚摸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设身处地去为学生着想,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和友谊的桥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淡忘师生的角色差别,主动和教师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2、学会微笑,用心灵去搭建桥梁“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要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要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误时,要会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要用微笑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笔者想说:当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这不仅是你自信的反映,同时还能够给学生一种温馨、舒畅的学习环境,也为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奠定了心理基础。因此说,微笑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它使师生间的距离一下缩短,从而使师生之间容易沟通、交流,情感易于融洽、共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微笑教学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桥梁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学生的关键,是师生情感交融的粘合剂。3、以身作则,树学生学习的典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故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表率。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笔者身有体会,而且效果很好。譬如:教师教态大方自然,衣着朴素得体,语言抑扬顿挫,声音悦耳动听,行为彬彬有礼,板书整齐有序,讲解条理清楚,作业批改认真,待人热情周到,有错及时改正等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悄无声息的,也是很有效的。有句话说“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足以说明这种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教师不能光用严格的要求来约束学生,而对自己却疏于要求,我行我素。那么你的语言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学生就不会信服,也就不可能自愿去接受。最终只能是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育实效,不利学生身心发展。4、发现亮点,找回学生丢失的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从欣赏学生的角度同学生交谈,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愿意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吐露内心秘密。学生也在被爱护与尊重中感到老师的理解与真诚。老师从而窥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激励教育的最好契机。发现亮点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其树立自信。苏联教育家苏可霍姆林斯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而能让他们“抬起头来”的的最好方式就是肯定和赞扬。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如果每天面对的都是指责、批评,他就会得到一种,也是唯一的信息:我不行。久而久之,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心理就会压抑,情绪就会低落,随之而来的就会自卑、孤僻、自甘落后。而时常赞扬滞后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就能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这样,他们就会肯定自己,发现“我也行”,进而树立起“我一定行”的信心,就会自觉自愿投身集体,大胆参与,就会增强责任感,自勉自强,努力向上。5、创设机会,予学生充足的空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得大方、自信、健谈。大量的实践、体验、感悟机会的提供,将使孩子们变得眼明、心灵、手巧;丰富的学科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将使孩子们变得活泼、合群、坚强。就说语文课堂吧:根据教材的类别,通过图画、音乐、道具,创设出形象可感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游戏”中读读、演演、说说;凭借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读读、画画进行创造性的介绍、复述;引导学生自觉挖掘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交

教育爱的论文

82 评论(10)

躁起来吧666

爱与教育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灿烂千阳,照耀我们成长。”就是看到封面上的这段话,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买了这本好书——《爱的教育》。今天当我把它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的时候,不禁被书中无数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它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看着这本书,其中最令我感触颇多的是《牺牲》这篇文章。文章主要写了恩里科和姐姐西尔维娅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经济开支,主动提出牺牲“不必要”的消费品——扇子与颜料盒,从而来减少父母的压力。其中西尔维娅说的一些话让我特别感动,她对她母亲说:“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再有不痛快的事,只要能看到你们像以前一样心情舒畅,精神安宁,我们什么都愿意干,只要你们像以前一样,生活在爱你们的西尔维娅和恩里科中间。”从这些话中我体会到了西尔维娅和恩里科对父母深深的爱。看着恩里科和他姐姐的表现,再想想自己的行为,我感到十分惭愧和内疚。 记得那天,我和妈妈在选购商品时,看见“流行美”里新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发卡,想来把它戴在头上,一定会惹来女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就非要嚷着让妈妈买下来。可是因为这一只小小的发卡竟然要98元,妈妈毫不犹豫的当场拒绝了我。那时,我真是伤透了心,认为妈妈就是一个自私鬼。为此,我在以后的几天里对妈妈或是不理不睬,或是恶语相向,哪怕妈妈因为我的表现眼眶红红时也是熟视无睹,直到妈妈拗不过我,给我买回发卡,我才心满意足。现在想来,我是多么羞愧呀!爸爸妈妈只是阳光集团普通的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一千多元,应付完生活中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想必已是没有多余的钱。他们不是不爱我,只是我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有点奢侈。 恩里科和他姐姐非常节俭,而我却一点儿也不节约,有时花钱大手大脚,不该花的时候乱花钱。恩里科和姐姐非常体谅、尊重父母,而我却经常埋怨父母,当我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对他们大喊大叫,甚至会责怪他们不疼爱、不关心我。恩里科姐弟俩非常懂事、通事理,知道如何为家里减轻负担,并主动给父母分忧,让父母高兴、快乐。而我只会让父母伤心难过,平白无辜地增加他们的负担。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生活中的人生百态,荡涤你心灵的污垢。现在,我读了这篇文章,深深的看到了自己的自私与无知,也对“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以后一定要像恩里科和他的姐姐一样,做一个懂事明理的孩子。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深入的阅读《爱的教育》更让我懂得了世上的爱是无穷无尽的,同学的爱、师生的爱、父母的爱、祖国的爱。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来形容爱的定义,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就像泰戈尔曾经说过的:“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无论认识,或不认识,面对需要“爱”的人,我将毫不吝啬的献出我的爱。
29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