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
盲审肯定会比一般审查严格一些。按学科分布来说,盲审通过率最低的是工学,通过了为9%,其次为哲学,通过率为8%,低于80%的学科还有艺术学,农学,教育学,法学达到平均值,通过率最高的是医学,为97%,经济学,理学的通过率也比较高。问题关键在于,一般的审查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审查,因为是自己学校,导师之间也熟悉,可能会容易过一点。盲审是送到其他学校,由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审查(有可能是几个不同学校的老师组成一个审查组),会更严一些,所以不要赌概率,准备充分才好。盲审没有通过的原因:第一大类就是研究主题不明确,比如研究假设缺乏或不合理,研究对象不清晰,论文题目不当,核心概念模糊等;第二大类是逻辑结构混乱,比如顺序逻辑杂乱,层次逻辑混乱,第三大类是论证分析方法不当,比如论证方法不恰当,论证材料比较少,论述分析浅显,文献综述失范等第四大类是结论不实建议泛化,比如研究结论缺乏证据,凭空想象,建议对策不对照等第五大类就是写作不规范,比如语言表达不规范,目录摘要等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及引用不规范,和排版不规范等第六大类这是态度问题,比如工作量不足,学术不端等(抄袭引用不规范)第七大类是创新性缺乏。 
取决于你跟导师的关系,是不是很好,还有教育局最近有没有更新新的法规。
一句话,看你的努力程度,如果你的导师不是那么苛刻或者有种族歧视的话,你提前两三个月开始准备,多跟导师预约交流,通过率很高,至少我身边的同学还没有不过的,其他排名在前十左右学校的学反应也差不多,关键还是看你自己
不难,答辩之前一定要多看看自己写的论文,一定要熟悉,因为老师经常会根据你的论文提问问题。有的时候老师可能也会提问你们专业的相关知识,所以有时间的话也多看看,答辩的时候也不要紧张,遇到不会的跟老师说一下就好,没什么大问题的。
这个不是绝对的。通过率和个人的努力程度是成正比的,你付出了多少,就会收获多少。国外的论文是很看重个人观点的阐述的。好的论文不是对别人观点的认可,而是自己经过阅读、思考和论证得出的有创新的观点和立场。这个才是最能够打动导师的。
一般都是一次就过了只要不是太离谱和抄袭太严重一般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