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9

sbi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月白风清1994

已采纳
(一)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视角编写教材新编课本改变了过去只站在教师的立场,教给学生什么,要求学生怎么学,采用平铺直叙的写作方式。平铺直叙的写法是以编者的眼光叙述内容,有灌输知识的倾向。以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教材,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是学生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物,可以更贴近学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年制初级中学体育课本第47页与《初中生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第14、15页)(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编写教材以学生的眼光编写教材,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学生体育锻炼和生活实际,编写的内容通俗易懂地讲清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更重要的是把知识和概念与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经验和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和概念是有用的,不是枯燥无用的,是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紧密相关的,不是脱离实际的死知识、死概念。(如第85页的“体操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第三页的“小明发展心肺功能的方法对吗?”)(三)从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编写体例方面,怎样才能一开篇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编写组进行了多次研究论证表明:从贴近学生的问题入手阐述教材的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编课本结合体育与健康的实际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亟需知道的,也可以是日常的现象,新奇的事物等。开篇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出体育锻炼的内容和主题篇中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方法等篇后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能力。(如第 11~15页的“发展你的体能”,什么是体能?了解自己的体能状况、怎样发展体能?想一想,帮助同学找到发展体能的好办法!)(四)显示有趣的知识提出了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阐述知识时就要显示知识的趣味性。新编教科书的主要办法是用学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体育锻炼实践中的问题,阐述有趣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全书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配合精美的插图,以图助文,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中插图的种类包括:1.说明原理的原理图(如第3页);2.能解释某一过程现象的示意图、表(如第34页);3.描述动作方法的说明图(如第68页);4.趣味性的幽默画(如第43、44、46页);5.思考题题图、提问题的题图等(如第47、50页)。(五)提供学习的策略提供学习策略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形成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教材提供学习策略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学生在体育锻炼实践中测一测、做一做、说一说、微型试验、讨论与辩论、观察、思考等活动来解决。活动的方式轻松、活泼、多样,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和其他多学科知识相联系。提示的答案可以有多种,不一定是惟一的,有的不写结论与答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如第39、40页)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与学生水平贴近的,而且不妨碍体育与健康课以学生的锻炼实践为主,是在活动中进行的,或者占用较少的时间,而不是停顿活动,单独组织讨论。(六)以活动带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部分题目设有“活动园地”,内容与正文紧密结合,与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是从学生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周围环境中提取来的内容。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在体育锻炼中的观察活动、测量活动、游戏活动、小制作、绘制图表、小组讨论、辩论等等。组织形式以小组为主,轻松活泼。活动的答案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为主,通过活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如第70页)1.教科书的使用对象。本册教科书是供初中七至九年级学生共同使用的全一册教科书。这是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初中七至九年级划分为一个阶段,即水平四。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三个年级的内容合编为一册,具体在哪个年级教学什么内容,由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为了帮助教师选择哪个年级教学什么内容,我们编写了教师教学参考书,对教科书中的内容提出了年级的分配和课时安排的建议,供教师在教学时参考。2.本教材送审后得到通过并受到好评。教育部司局函件:关于下发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审查意见的通知教基材室(2001)38号《教材审查报告》(1)送审的《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明确,体现了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2)基本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按照《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安排教学内容的;(3)在教材内容、结构和体例方面有较大的突破、改革和创新;(4)教学内容选择比较恰当,信息量较大、知识点丰富、而且增加了不少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考虑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实际相联系。(5)教材的体例上能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比较注意趣味性和可读性、语言较生动流畅;(6)设计的学生活动园地、想一想、试一试、自评等栏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尝试、思考和学会学习锻炼的方法;(7)教材的表现形式较活跃,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图的形象生动,质量较高。(8)各位专家学者在充分肯定教材的优点的同时,对其中部分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现在同志们拿到的教材版本,是根据各位专家的审查意见,修改后的修订本。(9)本书将以彩色和黑白两种版本发行,各实验区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用。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

331 评论(13)

rchsun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内容  一、 题目来源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开题报告参考文本: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778论文在线 /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 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 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 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6] 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 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  学刊2003,2(19):107-108  [8] 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 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10] 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 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 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  [13] 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14] 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  [15] 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五个月左右,2006年1月开题,2005年5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  2006年1月 查阅文献资料阶段。  2006年2月 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阶段。  2006年3月—4月 资料整理阶段。  2006年5月 最后成文阶段。 来源 : 最近在帮人整论文,这里下了不少写好的论文范本,如果需要可以给你
174 评论(9)

锟街伙拷锟矫伙?/a>

亲可以到(鲁韵论文网) ~了解下上面有相关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的资料或者直接加~~~(683163)~~~我能帮上你的忙。
17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