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5

hytay011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锅炉节能减排论文范文高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hao586

已采纳
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息息相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就是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予以关停。  基层节能减排动真的  本刊记者 杨跃萍 储国强 刘伟  云南:以节能减排描绘“七彩云南”  “七彩云南,我的家园。这里,峰峦叠翠,江河流碧,雪山飞瀑,雨林温润;这里,祥云环绕,七彩呈祥,万物葱茏,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今年1月云南省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向人们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开展节能减排,创建节约型社会”作为“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成为云南社会各界的实际行动。68岁的昆明市五华区虹山中路社区居民黄正国,在社区300平方米的一片荒地上开辟了花木葱茏的小花园。过去,他家每月浇灌这些花木就需用水10余吨,每次浇花时看着自来水“哗哗”直流,爱花的黄师傅也觉得心疼。为此,他琢磨着设计并自己动手在花园里建了蓄雨水池塘、滴水灌溉系统等节水设施。使用这些设施后,每月浇灌花木用水量降到2至3吨。   黄师傅是昆明2000多户节能减排家庭志愿者之一。据昆明市政协副主席、市妇联主席陆玉珍介绍,节能减排家庭志愿者将率先开展家庭节能减排实践活动,教育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做好“使用节水型洁具、使用节能型电器、使用无磷洗衣粉、购物使用布袋子、拒绝过度包装、注意一水多用”等“家庭节能六件事”。志愿者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周围的家庭积极实践节能减排,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时尚的生活潮流。  昆明老百姓关心的还有素有“母亲湖”之称的滇池。上世纪90年代初,滇池还是昆明人消夏的好去处。如今,夏天的滇池已成“一摊绿油漆”,严重富营养化的水体散发着腥臭味。  经过10多年对滇池的治理,各级政府共投入治理资金62亿元,使滇池水质继续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目前滇池仍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目前,云南省及昆明市政府进一步加快了滇池治理步伐。据悉,“十一五”期间,滇池治理规划安排了6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77亿元。最近,昆明第七污水处理厂在滇池湖畔启动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也同步启动。这两个工程作为滇池截污、治污系统的重要部分,建成后将最大限度收集污水、就地处理,不让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汇入滇池。  陕西:铁腕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企业  8月15日下午,随着“轰”一声巨响,大唐渭河发电厂接近70米高的冷却塔成功爆破,运行了36年的渭河发电厂老机组将彻底关停。爆破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陕西省“十一五”节能减排和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的全面展开,也预示着陕西省小火电“上大压小”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停小火电厂、小水泥厂等是陕西省节能减排的重点。据悉,今年陕西省小火电机组关停目标为3万千瓦,截至目前已关停5万千瓦。今年8月中旬,该省成立了“陕西省节能监察中心”,组建了首支“节能警察”队伍。今年陕西确立的目标是要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削减5%、化学需氧量削减2%。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洪峰表示,作为保证整个“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完成的刚性任务,今年必须完成,没有任何余地和退路。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接续地。近年来,基地坚决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取得显著成效。基地内榆林、延安两市2006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41%和08%,今年上半年,榆林、延安两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8%和39%。  目前,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规定,要严格准入条件,把好源头关。一方面提高基地产业准入门槛。新建煤矿规模不得低于120万吨/年,新建电厂单机规模不得低于30万千瓦/年,甲醇和二甲醚规模不得低于100万吨/年,焦化规模不得低于60万吨/年,电石、铁合金必须符合国家和省上发布的产业政策规定。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对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审批、核准、备案;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验收;对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这一基地还加大执法力度,整治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石油开发企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和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清理整顿活动;关闭延安水源地保护区内46口油井,重点实施了“原油管输、污水回注、清洁文明井场”建设三大工程;依法关闭晋陕蒙“黑三角”地区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污染企业55家,限期治理410家,近期还将关闭249家半焦企业。  广西河池:以循环经济促节能减排  广西河池市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目标,把河池打造成生态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为此,相关部门严格把关项目审批,对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凡是能耗无法达到要求或建设规模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备案,从源头杜绝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全市实施综合回收、环境治理等循环经济项目30多个,每年从废物利用中回收产值达10多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河池市加快建设河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区,引导企业提高采、选、冶、加各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率,提高铟、镉、锗、银等伴生稀有金属的综合回收;注重开发和推广有色金属循环利用技术,推广冶炼废气回收制造工业硫酸、冶炼废渣生产水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重点污染企业达标排污强制机制。目前,全市大中型冶炼企业初步具备尾气、尾砂、余热综合利用的能力,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压力。  在尾砂回收方面,各有色金属企业纷纷实施技术改造,从选矿尾砂和冶炼尾砂中回收有价元素,如锌、铟、金、银、铜、铋、镉等,从废渣中回收了可观的产值,同时减少了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河池有色金属矿业已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区域大循环的资源回收体系。河池市推荐南方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和堂汉锌铟公司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在余热利用方面,各有色金属企业采用先进的电机变频调速器,提高了企业能源利用率。循环水的使用也为企业节约了大笔的用水费用。南丹南方公司投资5978万元,利用20万吨/年电解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所携带的热量,通过7台余热锅炉回收余热,配套2台3000KV抽凝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年发电4464万KWh,年供低压蒸汽40万吨,以满足电锌生产需要。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376万元,年节约标准煤近8万吨。(

锅炉节能减排论文范文高中

345 评论(13)

ioceani

《小行为大改变 “低碳族”悄然兴起》  “走路还是开车?”“爬楼梯还是坐电梯?”“室温28度还是27度?”……这些选择题,逐渐成了时下越来越多年轻人认真考虑的问题。这批以实际行动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支持中国政府刚刚提出的碳减排目标的年轻人,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共同的雅号——“低碳族”。  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前夕,有记者提前探访就在我们身边的环保新人类。  一算吓了一跳  我一年产生4吨碳  在南京一家大银行工作的刘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会愿意尝试“低碳”生活并非突发奇想。一个月前的一天,她偶然在网上发现有种“碳排量计算器”,出于好玩她决定计算一下自己的碳排量。  点开“碳排量计算器”的页面,会冒出一堆问题,比如,你家里是否使用节能灯泡?你每年搭乘长途飞机的总次数是多少?……只要耐心回答完问题,计算器即会算出一定时期内你制造的二氧化碳数量。“真是只是觉得好奇,才给自己算一下的,结果,我一年竟然要制造4吨二氧化碳,比我们中国人每年7吨的平均水平高出了不少。”刘小姐坦言,这个实在有点超标的结果,让她蒙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确存在很多浪费行为,“我的一些生活习惯必须改变,比如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减少5度电,算下就能减少4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呢。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如果不做就成了浪费之源。”  四年没买新T恤  减少6千克碳排放  31件环保T恤轮流穿,平时吃饭自带筷子……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的戴小建用自身行动带动了周边一群同学共同倡导低碳。  自进入学校,戴小建就参加了学校的寸草环保协会,并成为协会核心骨干。因为积极参与了很多的环保活动,他得到了不少件活动纪念T恤。“每次活动一结束,环保T恤就基本都不穿了,我觉得这个很浪费不环保,后来我想,我把它当做夏天的T恤穿,既减少了碳排放,又能多次利用环保T恤上的宣传信息,何乐而不为呢?”  4年下来,戴小建一共攒到了31件T恤,除了入学开始买了2件外,其他夏天穿的都是这样的衣服,仅仅衣服一项,戴小建4年来就减少了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夏天的衣服都是环保文化衫,不是为了省钱,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省4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我要用行动呼吁大家‘低碳生活’。”  认养7棵香樟树  以此抵消员工碳排量  位于河西泰山路的帝斯曼(中国)公司在“低碳”问题上,更加直接了。他们认养了自家门前7株香樟,以此抵消员工的碳排放量。  公司老板唐江生是个地道的英国人,他说,在欧洲很多大企业都会做“碳抵消计划”,就是计算每位员工日常活动中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付相应费用给专门机构,通过植树、购买环保器材等途径,来抵消公司员工的“碳排量”。  他还真就算了一笔账:公司共有40名员工,走路和骑自行车不产生碳排量,而坐公交每公里的碳排量是069公斤,骑摩托车是094公斤、电动车是043公斤、地铁是042公斤,开私家车最高,每公里达到11公斤。每位员工的交通工具,出行路线一一统计,然后通过地图计算公里数、全年264个工作日,每天一个往返……唐江生最后得出全体员工使用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381吨。然后再加上办公室里电脑、办公用电、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UPS电源等产生的碳排放量,公司员工出行和办公器材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一年为821吨。而一株乔木每天大约可以吸收033吨二氧化碳,一年就可以吸收045吨,这样算下来,他认养了7株行道树。  “低碳”是种境界  核心就是节电和节能  “在工作中,尽量少用打印机;平时多走路上下班,这些都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张衡同样也是个“低碳生活”先行者。  节电节能的理念充斥着他的生活。“我尽量不用打印机,而是用电子邮箱传达,这样可以‘无纸’办公。相机里的照片我不会全部打印出来,都是备份到电脑里。”  对于电脑的使用,张衡也严格按照节电方式操作。比如将电脑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在1分钟;此外,如果外出有事,他也会在电脑上设置自动关机时间,以防当天忘记关闭电脑。将这些小细节都使用上,张衡每天可以减少约2公斤碳的消耗量。  “我家的家电几乎都是节能电器,空调只有在极端天气下才会开。”张衡说,“低碳生活”充斥着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用拖地的水冲厕所,或者浇花;用淘米水洗菜。”每一个节约的想法,都可以为减碳作出贡献。  ■“低碳”最前沿  请二氧化碳到地下沉睡  东大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个看似疯狂的课题  作为工业文明的副产品,大气中浓度越来越高的二氧化碳让享受着文明成果的人类伤透了脑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要取代化石燃料尚需时日,依靠绿化来“减碳”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二氧化碳“加热”地球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有没有更快捷的“治碳”方法?  答案是将二氧化碳赶入地下——这个看似有些疯狂的主意正成为目前世界的热门课题。引人注目的是,东大科学家也在参与这一课题的研究。  捕获技术日臻成熟  “在目前的环境下讨论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封存意义重大。”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赵长遂教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校课题组从2001年起就开始关注这一课题。  赵教授介绍,目前采用液态吸收剂从发电锅炉尾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获得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已经成为可能,国内已完成工业示范,研究水平与国际相当。  “不同的燃煤发电方法有不同的CO2捕获方式,比如我们在973计划资助下进行的氧燃烧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可以实现较低成本捕获CO2。与此同时,通过添加价廉易得的石灰石等,发生循环煅烧和碳酸化反应,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碳,为下一步利用或封存做准备。”赵教授介绍,这些新型发电技术的国际合作目前已在洽谈中。  封存二氧化碳是趋势  被捕捉的高纯度二氧化碳去向何处?这才是解决温室效应最关键的一步。赵教授透露,目前对收集的二氧化碳有利用和封存两种处理方法。利用方面,华能北京热电厂,就将燃烧后烟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提纯精制后,用来制作碳酸饮料,年捕获量为3000吨。但这种方式只是将二氧化碳暂时封闭,一旦易拉罐开启,捕获的二氧化碳又重新回到了空气中。  对彻底封存二氧化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展开研究和试验,通过输气管道或罐车,将高纯度二氧化碳输入地下,使其永远不能为祸人间——这项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据了解,采空或接近采空的油气田、不可采的煤田以及千米以下的咸水层都是较理想的封存地点。  “从长远看,封存二氧化碳是大势所趋,但降低成本和确保安全性仍是关注的焦点。一旦封存的二氧化碳发生泄漏,密集的窒息性气体必定会引起人间灾难,这个后果将可能由我们的子孙后代来承担。”赵教授补充说,国内多个碳捕获项目正相继上马,但要在中国完全走通“捕获-输送-封存”全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6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