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metal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我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是在21世纪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时才出现的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既古老而又新颖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是以农村独特的生产形态、居住环境、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形态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中,体验营销不可缺少 体验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是体验经济的一个最为典型的表现阶段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提出体验营销是指: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并且认为消费者消费是理性和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体验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体验营销目前不仅应用到生产、流通企业,还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服务性企业中对于乡村旅游这种旅游产品而言,其本身也属于服务经济所提供的产品,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供“服务”就逐渐演变为提供“体验”,这样体验营销就在服务业中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在乡村旅游中如何应用体验营销 一、树立体验营销观念 随着我国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在这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取得比较好的竞争优势,这是乡村旅游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创造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未被满足等,这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产品要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企业应从营销模式的角度来考虑解决方法 长期以来,旅游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只仅仅是交通工具、景点、文化方面的变化,消费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旅游服务,而且对旅游产品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就出现了“看景不如听景好”的俗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因为消费者在享受旅游服务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实质性的体验活动很少,因此感触不深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产品本身的局限性问题,如旅游产品是受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等;另一方面是旅游服务者的营销理念问题,单纯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在乡村旅游这个旅游产品中,产品本身所受的局限性不多,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旅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营者的营销理念因此,在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应强调消费者的体验活动,以体验来衡量服务的质量优劣,提高消费者的感触度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提供者树立体验营销观念,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有一种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 二、发掘特色体验产品,创造需求,创造市场 消费者要选择一种产品时,主要强调这种产品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的大小因此,在选择乡村旅游时,消费者会考虑的是乡村的休闲的氛围、纯朴的民风、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环境但是消费者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真实情况所以,乡村旅游产品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避免和一般旅游产品雷同具体而言,乡村旅游中应强调特色体验活动,根据当地的特色环境和人文条件创造出特色体验产品,创造出适合消费者的特色需求如在蔬菜生产区可提供蔬菜的种植和采摘活动、在水果生产地可提供果园内采摘销售活动、在山区可提供登山活动等这一些活动都可以以乡村旅游产品中的一个产品类别出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可提供有区别的产品,在条件允许下可以提供“全面客户体验”,让每一个消费者度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如手工磨面、手工造纸、手工染坊等这样,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会更多地考虑到乡村旅游体验的特色,考虑到特色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可感知的价值同时这种体验也会随着消费者的购后行为而给经营者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使乡村旅游的市场逐渐扩大 
曾经有评选将婺源选为“中国最美古城镇”。这个位于江西东北部的小城,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江西城市,在其1200多年的建成史上,绝大部分时间是归属安徽省黄山市(原徽州)管辖的。直至近代以来,婺源才在行政上划归江西。于是,在这里,让人沉醉的不仅仅是美丽的乡村景色,还有浓郁的古徽州文化气息。 婺源原属于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地处徽赣两省交界的低山丘陵地段,县城位于安乐河的上游,东临浙江,北接安徽,境内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婺源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拥有诗情画意般的山水风情和田园风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朱熹的名为《活水亭观书有感》的诗,描写的便是他的故乡婺源的田园景色。当我们走入婺源,穿梭在古徽州的村落间,会发现这里的田间地头、建筑河流,都仿佛水墨古画一般。除县城以外,婺源周边的景色也都极有价值。如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山水环绕,风水极佳;以原生态山水风光见长的大鄣山卧龙谷,和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灵岩、彩虹桥风景区,也都是不可不去之处。 在春天这个最适合婺源旅游的季节里,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景观图,犹如人在画中,画在景中。 除了山水风景,婺源的徽派文化特色也引人入胜。从李坑的小桥流水,到晓起的粉墙黛瓦,从俞氏宗祠里那些美轮美奂的木雕,到沱川理坑明清官邸那长满青苔的旧瓦。老房子渗透着的点点滴滴,让人回味,使人陶醉。 民居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婺源的很多村子里,都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其中更有“大夫第”、“尚书第”这样的豪宅大院,昭示着我们那个时期婺源作为古徽州的一部分,居民们对文化和仕途的重视。这里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其景色之秀美,意境之悠远,不亚于相隔不远的宏村西递。毕竟,它们都属于一个根下的古徽州六县。 婺源的景色适合于一年四季,当以春季为最佳。来到这里,不仅可以饱览婺源景观,距其不远的庐山、黄山、鄱阳湖等景区,也都是华夏大地上的旅游精品之地。散落在徽赣交汇之地的明珠婺源,无愧于中国最美的古城镇。
内详,复制网址地址下载。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郑群明, 钟林生 - 旅游学刊, 2004 关于乡村旅游, 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 刘德谦 - 旅游学刊, 2006%E5%85%B3%E4%BA%8E%E4%B9%A1%E6%9D%91%E6%97%85%E6%B8%B8%E3%80%81%E5%86%9C%E4%B8%9A%E6%97%85%E6%B8%B8%E4%B8%8E%E6%B0%91%E4%BF%97%E6%97%85%E6%B8%B8%E7%9A%84%E5%87%A0%E7%82%B9%E8%BE%A8%E6%9E%-pdf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邹统钎 - 旅游学刊, 2005%E4%B8%AD%E5%9B%BD%E4%B9%A1%E6%9D%91%E6%97%85%E6%B8%B8%E5%8F%91%E5%B1%95%E6%A8%A1%E5%BC%8F%E7%A0%94%E7%A9%B6%E2%80%94%E2%80%94%E6%88%90%E9%83%BD%E5%86%9C%E5%AE%B6%E4%B9%90%E4%B8%8E%E5%8C%97%E4%BA%AC%E6%B0%91%E4%BF%97%E6%9D%91%E7%9A%84%E6%AF%94%E8%BE%83%E4%B8%8E%E5%AF%B9%E7%AD%96%E5%88%86%E6%9E%-pdf
西藏农村旅游资源丰硕,但如何展开农村旅游呢?笔者拙见,应留神以下几点:要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推动农村旅游过程中,要立足全域旅游,坚固建立生态旅游意识,保持在爱护中展开,在展开中爱护。盘绕农村特征资源和产业展开,扎实推动旅游开发。同时深化认识到开发的既是农村又是景区,尽管是村,然而它位于重点生态旅游区,其生态环境是农村和景区得以长足展开的根本所在。要经过树立生态良好、环境柔美、产业发达的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农村推动农村旅游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加强对旅游的开发管理把俏丽村庄树立推向更深刻。要深入农村特征文明旅游,依托农村深沉的文明底蕴和丰硕的民俗文明资源,将文明和旅游相融合,丰硕农村旅游内涵。经过举行旅游文明节及日常民间民俗流动,重点宣传展示农村民俗文明和特征资源;经过兴办家庭旅游、精品民宿、藏家乐等,从从业人员统一着民族服装,到住宿、饮食文明等,充分展示民族特征之美,深入游客文明体验。要保持旅游展开共建共享,把旅游惠民富民作为农村展开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借助当前旅游展开的良好情势,将农村旅游展开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联结起来,与文化村镇创建流动联结起来,疏导当地农牧民独特参加俏丽农村树立。并积极拓宽思绪,拓展参加旅游平台,以家庭旅游运营与效劳作为主要抓手,疏导群众自力更生,经过参加旅游增收致富,共促旅游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