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0

1525697440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议论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lies

已采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1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2      《离骚》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粒??粒?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_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粒?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鳎?tún)郁邑余?鳎?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1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1余虽好修??(kuā)以?Z(jī)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      5、虽:      1余虽好修??(kuā)以?Z(jī)羁兮(惟,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Z羁:余虽好修??(kuā)以?Z(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_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1古义:荒唐。2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1古义:善于投机取巧。2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粒?miǎn)规矩而改错(1古义:改变措施。2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古义:处境困窘。2今义:经济困难)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3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议论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

102 评论(11)

漫漫雨思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希望采纳
296 评论(8)

tangxiaoren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20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