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苏轼议论文700字解释大全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0

gtj197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苏轼议论文700字解释大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veevery

已采纳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 ,(我)正脱下衣服想要睡觉,月光从窗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没有跟(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了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坑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竹子和松柏树枝在地上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树柏树,只是缺少有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希望能帮到你,祝好呦~~

苏轼议论文700字解释大全

131 评论(14)

Rusiru

读了一些苏轼的词和平生事迹后,更加深了我对苏轼的了解。也改变了我眼中的苏轼。 他坚强,不知他曾经被贬职过多少次,他依旧是忧国忧民。他的官位升升降降,走过了大半个祖国,留下了那么多的风光事迹。 他豪放,所以他才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等名句。 他深情,十年生死连茫茫,妻已死十年,他依旧念念不忘,还梦到她。这等深情男子早已少之又少。 他潇洒,大雨来临,他却视大雨为无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就是这般风度翩翩。 读苏轼的词,其实无论是谁的词,开卷前,我总是习惯扫除心理的感觉。对人的感觉,对作者的感觉,对自己和世界的态度,也算是还原了心里的最初的平静。是了,在没有了个人的的喜恶,没有了偏见和遐思,没有了个人对作者的敬仰抑或不屑之后,剩下的,便只有了词。 然而东坡居士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脍炙人口。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微妙的介于悲与定之间的从容和安然。三次贬谪,直至琼州。苏轼的一生,足具了磨难。处变而不惊,超然物外,少有读书人一往的寒酸与哀伤、风雨伤情。代之的是明快而又通透的达观、慧觉,又有些许惋惜的诗情。 我更敬佩他幼时的教育,造就他的性格、素养。把书读活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确实是个人才。更难得的是,他不光是文学家,还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宋朝就是那样的一个时代。一揪就是那么多的文人。最耀眼的明珠自然更令人瞩目了。 在闲情的诗词中难得一见的气势,使人真的置身于一种境界之中,那是他的诗歌如画。 这便是我眼中的苏轼
15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