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8

刘文超6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论文摘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运气多多来

已采纳
(一)双重作用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如:秦朝、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如秦朝修筑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又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消极作用:①专制容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如秦朝暴政②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如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文字狱”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如明清时期特点: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和加强一直在推动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每一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尤其是皇权的加强,都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发展,最终以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作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发展到了自身的最高点详解;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论文摘要

267 评论(13)

绝世凶人

一米等于100cm,古代不同时期,一尺长短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1cm ; 秦时,一尺约1cm ; 汉时,一尺大约35——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cm ; 南朝,一尺约8cm ; 北魏,一尺合今9cm ; 隋代,一尺合今6cm ; 唐代,一尺合今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1cm。
347 评论(12)

zeus1208

行文思路如下,建议自己搜索相关事件及史实对框架 进行填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愿君采纳,感激不尽。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官制,在地方封候伯;   周朝建立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地方封诸侯,实行森严的等级制服分封制使地方封候势力逐渐扩大,在东周时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稳定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在中央高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用于加强中央集权 汉初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方式,封国逐渐强大,出现“七国之乱”。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封国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隋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方式,把地方的财权、兵权、行政权收归中央,削弱了地方权力。元时建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有效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明时废丞相,六部分权,加强中央集权  清时设南书房,设军机处,废内阁,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使中央集权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
24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