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4

芃艾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春秋战国议论文的特点有哪些三年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木木木一

已采纳
史实小说《春秋战国》上有讲述,你看看就知道了

春秋战国议论文的特点有哪些三年级

287 评论(12)

wanqin900830

改革创新,春秋到战国就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春秋之后先后出现吴起变法,李俚变法,商鞅变法等,改变了春秋五霸的格局,从而造就了战国七雄鼎立的局面。 开放思想,春秋时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 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百家争鸣就是当时的文化盛况。
98 评论(13)

tancy1995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1、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2、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3、思想:由于统治阶级放松思想控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军事:各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资源互相吞并,连年战争。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扩展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形势:1、春秋纷争《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相同。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2、战国形势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从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魏的强大,引起韩、赵、秦的忧虑,它们之间摩擦不断。3、秦并六国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帝)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285 评论(12)

小虾米虫

战国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后启大秦帝国。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与此同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而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战国时代也塑造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的雏形。
34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