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gao100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需要。两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都应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致力于稳定、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彼此间有着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友好相处,合作双赢,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3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双方已互为重要合作伙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2004年中日贸易额达1678亿美元,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呈三足鼎立之势。同时,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达666亿美元,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中日两国在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保持了协调与合作。作为中日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民间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独特的传统优势。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由邦交正常化之初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435万人次。两国间的友好城市已发展到226对。每周飞行于两国之间的各种航班多达500架次。 但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大国意识的膨胀,右翼政治势力愈加活跃,日方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大开倒车,不仅一再刺激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失信于中国人民,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当前复杂局面,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日本,也不利于中国。 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没有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全面的历史教育。因此,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社会土壤,右翼势力不时跳出来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而日本政府则以种种借口,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随着近年来日本社会思潮的右倾化,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消极倾向更趋突出。最近再次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日本政府的这种倒行逆施只能破坏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它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有损它在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形象。 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就曾明确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因此,中日两国都应采取向前看的态度,积极发展中日友好事业,致力于维护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也都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我认为要全面地去看代日本!大和民族的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而且现在的极右翼势力十分顽固拒不承认战争罪行也令我们非常愤慨。但我们也不应只看到日本的这一方面,虽然在我心中一样地瞧不起或者愤恨这个死不认错的民族,但全面地看日本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日本人能够从其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带来的灾害中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自然有其民族的可贵之处,他们一样有其艰难困苦和勤劳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忍辱负重改革自新的一面。随着其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他们虽说自以为何等地优越或者何等地自负,但从来没有放弃向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文化学习,而且日本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团结注重集体荣誉感。 这些说多了也许让人觉得我如何崇拜日本,其实我认为每一民族都不应自高自大,都应该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以及优秀的素质为我所用。我们一样,日本也一样。日本的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学习、日本的现代化管理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现在日本与我们的贸易已相当大,我们的文字及礼仪日本人不是多年以前就一样借鉴和吸收吗? 我们同样不能否定日本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国进步,同样不能否定日本的经济实力比我们现在要强,承认这些也没什么可耻,因为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超过日本,总有一天会让日本人感到惭愧---为他们曾经所做的一切而惭愧。我们自然不能接受一些日本人给我们近似侮辱的举动,但我们知道发愤图强,一个能够面对自己包容一切的民族、一个能够面向未来不断进取的民族会有更多理由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缓和一下气氛吧!其实,当时的意义肯定没什么的!只不过,走出这一步,是希望后代不要这么针尖对麦芒而已!日本,我不知道他们的后代怎么看!反正,我42岁啦!以前也一直没把上一代的恩怨当什么事!呵呵!我个人是这样的!可是,日本不断挑事!难免就有点心里不舒服啦!我们国家发布的那些新闻总不会造假污蔑日本吧?国际上那么多眼睛看着,我们国家总不会傻到做这种事吧?
以史为鉴,是人们往往在处理历史问题时常常用到的警示语,意即以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正确处理各方之间在当前与未来发展的和谐关系,避免重蹈过去的历史悲剧。磕磕跘跘的中日关系虽然立意为以史为鉴,但是,由于日本极右势力长期对过去军国主义侵略亚洲各国的历史罪行秉持“以史为荣”的反人类思想,才使得中日关系始终处在不同的历史观念中,其具体的表现就在于用什么样的历史观念教育子孙后代。 日本如何正视反省自己过去对中国和亚洲各国犯下的历史罪行,不但是事关中日关系和日本与亚洲各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事关亚洲和平乃至世界和平的重大原则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尽管日本历届政府都事实而非不痛不痒地表示过道歉,但归根结底时至今日日本出尔反尔毫无诚意的以史为鉴,却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受害国进行军国主义翻版式的挑胁,以至于常常制造亚洲地区的紧张局势。中日关系、韩日关系、朝日关系、俄日关系、台日关系等等不断的纷争,严重地影响着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纵观日本的种种行为表现,无不与日本不能正确对待过去的历史有关,无不与日本对待国民的教育有关。今日的日本之所以沦为亚洲孤儿,其责任应该完全归咎于日本对历史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教育。“正人先正己”,虽然是中国的一句处世俗语,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格哲理。日本不是严肃地正视自己过去对亚洲各国犯下的历史罪行,反而指责别国在进行的历史教育中煽动反日情结,这是“抢劫了别人还不许别人喊出来”的强盗逻辑。由此可见,亚洲人民掀起的反日浪潮实际上就是反对日本政府不能正确对待历史和历史罪行,不能正确编制历史教科书,其作用就是教化日本人民世世代代与亚洲邻国仇视下去,其目的就是企图重演霸占亚洲的“大东亚共荣”梦想。不过,为了让日本极右势力的梦想彻底破灭,为了让日本人民受到正确的历史教育,同时为了让整个日本心服口服,李肇星外长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建议“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共同研究历史问题”,既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豁达宽容,又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实事求是的国际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日本真心实意想与亚洲邻国和睦相处,“共同研究历史问题”并还历史的真面目,将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不过,笔者在此更愿意把视野扩到最大,既然是“共同研究历史问题”,就更应该把在那段历史中遭受日本侵略的所有亚洲受害国全部组织起来“共同研究历史问题”,这样的研究才更加真实,更加全面,更加客观,以免中日关系解决了而其他亚洲国家对日关系仍旧纠缠于历史之中的话,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完全实现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共同研究历史问题”,毫无疑问是中日关系的重大突破,他的积极意义就在于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在于中日两国共同回到对历史的认同中来,消除各说各有理的历史误会,使中日关系真正长期稳定正常化,就在于中日两国真正实现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伟大目标。以史为鉴的许多道理是相通的,中日“共同研究历史问题”虽然是国家对国家的长远外交举措,但却同样适合台海两岸在未来的和平统一中重新认识国共内战的历史定位,也就是说,都需要两岸在“共同研究历史问题”的问题中得到解决,还现有两岸教科书的本来面目,还现有两岸政治意识形态宣传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死于内战历史国共两党相互刀枪之下的亡魂才能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