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爆出了学术论文抄袭事件进展情况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0

包子陈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爆出了学术论文抄袭事件进展情况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djz

已采纳
2019年5月,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郭某某提交了博士学位论文《祁彪佳的园林世界》。先是被豆瓣网友“心匠”发现内容有部分抄袭自己在2016年发布的文章,但经双方私下沟通后选择原谅。后有网友表示质疑,该篇博士学位论文中的正文抄袭了台湾大学曹淑娟教授的文章《流变中的书写——祁彪佳与寓山园林论述》中的内容和图表,且未注释出处和引文。没过一段时间,豆瓣网友“心匠”在网上再次发现郭某某的期刊论文《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抄袭了自己2017年的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选择曝光来维权。此时,郭某某已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专业任职。8月19日晚,经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关于教师郭彦努的文章《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存在抄袭现象的反映,认为相关情况基本属实,其行为违反学术道德。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决定给予郭彦努记过处分,调离教学科研岗位;取消其职称晋升资格及各类评优评先资格3年;同时提请上级有关部门撤销郭彦努高层次人才资格。学术不端的事情不是个例,如翟天临学术门事件。2019年2月,有网友爆料称查到一篇翟天临博士期间的论文,经过专业论文网站查重,涉嫌抄袭黄立华教授的《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白鹿原>之白孝文论》。对于这类事情的发生,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究竟是社会道德的沦落,还是过分重视学术导致。不论是什么原因,我们都应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加强道德建设,同时,对学术造假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还学术界一个干净的环境。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爆出了学术论文抄袭事件进展情况

333 评论(10)

落叶知秋的秋

这些事情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学生的硕士头衔被取消了。这个学生导师也跟着受到了影响。
82 评论(12)

沐木要成功

我觉得:第一,可能是我国现行的学术领域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往往以论文发表的数量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一位学生和导师,甚至在要求论文数量的基础之上还增加了时间限制。在这种体制下难免会迫使学生和老师对论文急功近利。可以说当前这种僵硬的学术评价机制为学术不端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第二,可能是当前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惩罚力度不够严格。尽管各大高校为了防止论文抄袭都制定了看似严格的“查重”、“盲审”标准,但很多论文在“查重”、“盲审”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抄袭,即使发现了也没有给予足够严重的惩罚,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和导师可能会心存侥幸,认为自己随便抄一抄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承担多大的责任;第三,这些论文剽窃、抄袭的学生和导师心中对学术的敬畏心不够、责任心不强,他们的学术道德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沦丧。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些涉嫌抄袭的论文中,我们都能看到作者本人签字的《原创性声明》。除此之外,导师责任的缺失以及学校的变相“放水”也滋长了论文抄袭的歪风邪气,高校导师对自己学生的论文指而不导的情况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不禁追问,他们真的适合去做学术研究吗?第四,有不少学生通过考研、考博的方式来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每年考研考博大军中真正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只占很小比例。这样一来,攻读硕士学位就不再只是为了走上科研道路,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混一纸文凭作为日后找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由于完成学位论文是拿到学位的“必修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总是期待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混学位”的现象屡禁不止,而论文抄袭只是极端的表现方式,更常见的是没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拼凑,产出一篇又一篇学术垃圾。面对高校这种令人担忧的困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打击,才能让学术不端现象在我国学术圈大面积减少甚至是消失呢?第一,应该对教育体制、评价机制进行一定的改革,不应该一切指标唯论文数量是。比方说,国外很多知名高校看中的就不是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而是读书期间的综合表现和发表论文的质量。真正有价值的学术上的创新可能不是一年或者三年内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和沉淀。强行要求学生和导师在一定期限内发表有价值的论文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第二,将现有的学术监督机制执行到位,不能让“盲审”和“查重”流于形式,出现交钱就能过的现象。
337 评论(14)

Seek-my-way

最终这个大学生被开除了学籍,而且也拒绝给他颁发相关的证书了,他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226 评论(9)

luhongjian

有后续。事情被揭发之后他也受到处分,现在已经停职。
310 评论(10)

wupan615

部分高校屡次爆出论文抄袭,对于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态度不端正,指导老师有责任,学校管理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但不论基于哪个层面分析,作者作为事件的“核心人物”都应负起主要责任并接受道德的审判以及规定的处理。经历过的人都能体会到,写作毕业论文是让人畏惧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如果要认真写好一篇论文,从选题一直到成文,除了要查阅大量的文献,有些学科还要做大量的问卷调查,或者大量的实验,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都是非常大的。之前新闻上甚至还爆料过有的农学方向的毕业生种植的用于论文研究的植物被损坏了,可能面临毕不了业的状况,由此也可见一斑。当前高校确实存在着诸多学术风气不好的现象,尤其对于学生本身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有些学生从刚入大学的时候学习态度就不够端正,平时学习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随着大学管理的放松和学习时间的自由,很多学生自控力不够,对于学习和思考的投入严重不足。平时作业就依靠“谷哥”和“度娘”,习惯了“Ctrl C”和“Ctrl V”的作业模式。“平时不努力不认真,长此以往,到毕业时面对毕业论文变得漫不经心,甚至“麻木”。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平时就缺乏有效规范的训练,没有形成学术规范的意识,所以在毕业论文中也就没有过多考虑学术规范,如果导师和学校的管理再不到位,那么很多学生通过抄袭也就混过去了。也有些学生是无知而胆大,平时不认真学习,面对毕业论文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但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不得不铤而走险,想出各种歪门邪道。学生为了毕业,而一些大学教师为了获取高职称高工资,为了个人私利和头上的光环也去抄袭作弊。他们在这些诱惑中一步步丧失着人性的尊严。如今的现实我们看到,对那些抱着侥幸的心理的人警钟已经敲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诚信体系的不断健全,失信行为的高压线终究会拉起,更加严重的也会有规范甚至法律的严格约束。失信的成本和代价是玩不起的!前路漫漫,人生的道路只有脚踏实地才会走稳走远!
290 评论(12)

楚才

郭彦努记过处分,也被调离教学科研岗,同时取消职称晋升资格以及各类评优评先资格3年。
35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