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lei_pl
中华文化的魅力主要体现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动态,展示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是静态,揭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所谓源远流长是纵向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质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世界上的其他古老文明,或中断或湮灭,而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最具说服力的就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所谓博大精深是横向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质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它体现在四个方面: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独特性表现在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如文学艺术的独特性;科学技术的独特性地域性表现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民族性表现在一是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二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三是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容性,体现在既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又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中国,泱泱大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是理所当然的。在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中华上下五千年》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中华上下五千年》讲的是五千年来中国——这个大国的改革和变迁,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世事沧桑,历尽了数不胜数的悲凉与欢喜。 中华民族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了,我们祖先所缔造的国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经过原始社会后,首先在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的黄河一带的中原大地,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国家。 从此,各族人民共同建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我最佩服的要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最典型的两个代表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和秦兵马俑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汇集了人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当读到越王勾践为过牺牲时我为他的满腔热血所振奋:当读到大禹治水时,我被大禹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当读到夏朝国君暴虐荒淫时,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团团怒火,为当时的平民百姓抱不平;当我读到清王朝腐败而签订一条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不时觉得心寒。 上下五千年,好汉千千万。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民族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思想家孔子、民族英雄林则徐、文学家陶渊明、科学家张衡等,他们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华民族添光增彩。 曾几何时,巴比伦、古罗马等国家和中国一样,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却失去了昔日的光泽,惟独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还闪耀着光辉,中华浩浩五千年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中国北京的故宫,世界上最高的宫殿是布达拉宫,世界上最早最全的医药书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早的兵书是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最早的传记文学是西汉的《史记》…… 这些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史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知识宝库,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光辉成果与高深的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300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的确,读史能让我头脑变得睿智,让心胸变得开阔,让目光变得敏锐,让志向变得高远,真正成为天地间一个大写的“人”。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知有过多少奇迹,我真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书中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一位位鲜活的历史人物,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倍地勤奋。 我们在学习现代科技时,也要扎扎实实地学好我国的历史文化,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代代相传,这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