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如何写论文框架结构设计书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8

zhangyji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如何写论文框架结构设计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78475868

已采纳
毕业季到了想必很多人都头疼论文吧,作为做系统设计的一份子,这里提供系统设计论文的架构。论文框架及编写范围前言主要就课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进行描述。--------------------系统的需求分析1 系统可行性分析2 系统功能性需求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注意:在需求分析中一般要通过用例图进行辅助说明系统角色的划分和所具备的功能。系统的设计1 系统的功能模块2 系统模块的设计1 ×××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应)2 ×××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应)3 数据库设计1 数据库建模2 数据表设计2 数据表关系首先1中给出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划分系统的模块,然后在2中分模块对系统进行设计,设计过程需要进行功能描述,并通过适当的模型辅助说明,如流程图、活动图或者时序图。在设3中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包括详细的数据表。最好给出数据库E-R图和数据表关系图并做出说明注意:在设计中不需要给出系统截图,因为在这个阶段还没开始编码实现。系统的实现1 系统环境的实现2 系统架构的实现3 系统模块的实现1 ×××模块的实现(与设计对应)2 ×××模块的实现(与设计对应)根据设计中的模块,也是分模块对系统的实现进行描述,包括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设计了什么样的类,这些类之间如何进行调用然后实现系统功能的,描述完实现过程再给出系统截图,可放部分核心代码,但也不能太多。如有可能,放上类图。实现过程一般分三部分:首先讲述模块的实现方法和技术,然后给出一两张核心的截图辅助说明,然后再放部分的核心代码。以文字描述为主,图片和代码为辅,所以每个模块的图和代码都不能多。系统的测试1 系统测试方法2 系统测试用例3 系统测试结论采用的测试技术、方法、手段,给出对应的测试用例以及测试结果结束语对系统的总结,对个人工作的总结,以及对系统与个人未来的展望-------------------------------------------------致谢

如何写论文框架结构设计书

306 评论(9)

can080608

毕业论文的写作框架、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
272 评论(15)

自闭兔

为你梳理最详细的论文整体结构框架
193 评论(8)

马柳平

提纲框架的质量影响着最终论文的质量和水准,了解具体的写作要求可以让写作变得更加的高效和简单。提纲主要包括论文的结构、基本观点和观点的来源。论文结构这一板块需要阐明正文包含的不同部分及每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基本观点则需要注意逻辑和条理,说清楚自己将要论证的选题,论题观点的来源有两种。其一是自己的灵感,其二是阅读的著作,如果是后者就需要说明出版的时间第一步需要列出标题或者是课题、论点,保障具体和直接,第二步采取论点的形式写出论文的基本的观点,第三步明确论文的内部结构类型,搭建整个论文框架,第四步划分不同的版块段落层次,第五步做好其他的段落顺序安排备用,第六步修改完善和优化论文提纲框架,为后期的论文撰写提供方向和依据。
30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