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5

烦人精。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胶体化学论文怎么写的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窝鹅

已采纳
[胶体化学论文] 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活动。在活动课中,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应占一席之地。一、化学活动课与化学必修课关系的认识化学活动课并非无目标的随意活动,也不同于现行课程教材体制下的化学实验课。它的取材应该是源于必修课教材,高于必修课教材,贴近生活、生产实际,反映新的科技成果。它的作用应该是必修课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发现和培养人才。化学活动课应该与化学必修课相辅相成,通过化学活动课促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化学活动课的部分内容可以直接为化学必修课的课堂教学服务。如仪器的制作,实验的装置等。因此化学活动课与必修课、选修课三个板块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渗透,互为促进的。二、化学活动课的内容及实施趣味性实验活动设置此类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争取更多的学生参加化学活动课。这类实验以趣味性强烈、效果明显、操作简便为特点,而又内含许多“为什么”,使学生一参加化学实验活动就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例如蓝瓶子(或红瓶子)实验、波动实验、示温涂料、水中黄金、固体酒精等。实用性实验活动以贴近生活,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实用性化学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如制皮蛋、制肥皂、制洗洁精、制除锈剂、制高效灭蚊纸、制记号墨水、制纯碱等。上述实验除制纯碱装置较复杂,费时较多外,其余均取材容易(有的可让学生自备),操作简便,活动成果有实用价值。如通过除锈剂的配制与使用,验证除锈剂确能除锈,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身边,学好化学能造福人类,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去发现、掌握知识。探究性实验活动设置此类实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

胶体化学论文怎么写的

274 评论(15)

nucx3690

论文一般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论文摘要、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部分组成。前言前言应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等基本内容。研究问题的由来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所针对的科学、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问题,指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与所研究课题相关的学科背景,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是作者对相关文献阅读、消化后的综合、提炼与升华,反映作者对国内外相关进展的了解和理解的程度。因此,文献综述在叙述前人工作的同时,应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应将文献综述写成前人工作的堆砌,也不应像教科书一样写成知识性介绍。研究目的是在提出问题和综述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学术思想,提出科学假设或假说,提出论文研究要实现的目标或达到的目的。材料与方法详尽列出研究所用材料,如生物材料及拉丁文学名、品种名称、菌株名称,实验材料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各种特征特性,由实验材料所得到的各种衍生材料、实验群体、世代、数量等,并明确指出各种材料的来源。详尽描述实验方法,以能将实验材料与实验结果贯通为基础,且他人能按所述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对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可在引用他人文献的基础上,简要加以描述,但对于自己改进或发明的新方法则需要详细说明,指出所用的是他人的方法,还是自己发明的方法,或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改进及改进的内容等。实验方法还应包括实验设计、田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试验时间、地点、数据采集(考种)、统计分析方法、所用统计软件、计算机程序等。结果与分析详尽陈述课题研究结果,在写作时力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做到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避免重复叙述实验方法,或作过多的讨论。讨论讨论是反映作者综合分析、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在透彻理解结果的基础上,精练地归纳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本研究结果的进步所在和所解决的科学问题,阐明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和应用上的价值、前景等。讨论中还应指出本研究及其结果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的不足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思路和建议等。讨论内容应注意与前文的研究目的相呼应,要言之有据,避免重复叙述实验结果。鼓励学生以一定的实验证据为基础,进行大胆推论、假设,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紧接正文后面列出,与文中的文献引用一一对应。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字母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出;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1997a”、“1997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列出前3名作者,后面加“等”(“et al”)字以示省略;作者姓名之间用 “,”隔开;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人姓名的名字部分应缩写,并省略缩写点。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应列入参考文献,确有引用必要,须在脚注中注明引用。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和逗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和“,”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结论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要实事求是,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自己的研究是“首次”的,“领先”的,“填补空白”的,否则应避免使用这些或类似词语。
338 评论(15)

iyrr

摘 要:以(R,R)—1,2环己二胺为手性源,与酒石酸反应对其进行拆分成(R,R)- 1,22环己二胺单-(+)酒石酸盐,用其与取代水杨醛缩合,再同Mn(CH3COO)2�6�14H2O及LiCl反应合成的salen Mn新型配体催化剂salen Mn(Ⅲ)配合物。然后再分别在以下3个方面:反应时间不同时,在不同的反应溶剂体系之中时,反应温度不同时,研究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所得到的转化率与选择性。从而考察出最佳反应溶剂体系,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文章主要研究salen(Mn)催化剂的分子结构,考察最佳的制备条件等。关键词:环己二胺;salen(Mn)催化剂;负载;制备 实验仪器与药品 1实验药品 2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及方法 1配合物复合体1的制备 1 环己二胺的拆分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L-(+)酒石酸(5g,25mol),蒸馏水100 mL,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升温至65℃-68℃,滴加完毕,升温至85℃-88℃经恒压滴液漏斗滴加冰醋酸25 mL(滴加过程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剧烈搅拌,并冷却至室温后继续搅拌用冰水浴冷却使之低于5℃,保持2h,抽滤,滤饼先后H2O(25mL),甲醇(5×25mL)洗涤,于40℃下真空干燥6h得白色固体(R,R)- 1,2环己二胺L-(+)酒石酸盐(1)5g,产率72%。 2 环己二胺与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合反应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85g,56mmol),0%K2CO8g(112mmol)和蒸馏水75 mL,搅拌溶解后加入乙醇300 mL(出现白色絮状物),加热至回流(75℃~80℃)后在30min内经过恒压滴液漏斗均匀滴入(85g,115mmol)溶于125 mL乙醇,用乙醇25 mL洗涤滴液漏斗(反应液为黄色浆状物)。回流搅拌2h后停止加热,加入H2O(75mL),继续搅拌2h,冷却低于5℃保持1h,抽滤,滤饼溶于250 mLCH2Cl2中,先后用H2O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经Na2SO4干燥后真空除去溶剂,用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粉末(R,R)-N,N-二(3,5-二叔丁基水杨醛)-1,2环己二胺 (29g)。 3 salen Mn ( III)催化剂的合成 通入N2保护,然后加入230mmol的Mn(CH3COO)2�6�14H2O,在30℃下缓慢滴加1h,然后再搅拌1h,再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降到室温然后另加LiCl。让其的温度升到50℃,反应4h,然后让其敞开冷却至30℃,再放置过滤,在40℃下旋转蒸发,然后再减压抽滤,最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即得到Salen Mn配体 4离子液体的制备 1 -丙胺- 3甲基四氟离子液体合成按进行。首先,将100mmol1 -甲基咪唑和100 mmol三溴丙胺溶解在50毫升的无水乙醇中,然后搅拌。由此产生的混合物在氮气的保护下回流24h,除去乙醇后在真空条件下把固体残留物溶解在水中用氢氧化钾把PH值是调整至10左右所获得的溶液是集中真空条件下进行浓缩,用乙醇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进行萃取。四氟硼酸钠(110mmol)在乙醇/水两相液体中,在常温下离子交换48h。在溶剂被交换出去后,把由此产生的混合物过滤,滤液是真空条件下在80℃下制作成浅黄色粘稠液体1 -丙胺- 3 -甲基四氟硼酸盐(IL)(85 g,收益 65%)。 2催化剂2(IL-CL1)的制备 1合成手性的配体1 半成品( HL1 ) 在制作过程中,2 mmol(R,R)-1,2 –磷酸氢二胺环己烷,L-(+)酒石酸盐和5mmol碳酸钾在15ml的蒸馏水中,添加6毫升无水乙醇迅速搅拌。由此产生的混合物回流2小时生成二胺用氯仿提取(4 × 5ml)。用20毫升含有氯仿 2mmol的3,5 -二叔丁基水杨醛(合成复合HL1)这两种物质是在20℃下边搅拌边滴加48h生成,过滤,沉淀收集再结晶,可生成浅黄色粉末的HL1(25克,95 %)。 2合成手性Salen配体(CL1) 在此过程中,8mmol先前合成的HL1(合成CL1)被溶解在20毫升无水乙醇在常温下滴加20毫升含有8mmol的3 -叔丁基- 5 -(氯甲基)- 2 -甲醛的无水乙醇中产生的混合物逐渐加热到60 ℃搅拌8小时,获得的物质冰水浴超过3小时,过滤,结晶,后是获得的固体过滤和结晶乙醇形成浅黄色粉末的CL1(55g,85%)。 3 合成IL - CL1 15毫升甲苯与5mmolCL1 被添加到IL。产生的混合物氮气保护下回流48 h。夜间以5 ℃冷却,获得的复合体用甲苯萃取出来,用正己烷洗涤几次,并在真空干燥获得黄色固体IL - CL1(26g,91% )。 4 离子液体功能化的Salen锰(III)催化剂2 制备催化剂2 。快速搅拌条件下,分别取 15毫升含有 8mmol的醋酸锰无水乙醇滴加至15毫升含4mmol手性Salen 配合体CL1无水乙醇溶液中(合成复合体2 ),氮气保护, 混合物在50 ℃回流5 h,室温冷却。10 ml含有 24mmol的氯化锂的乙醇在搅拌的同时加入到混合物中,用时3小时经过鼓泡流与微弱气流2 h,混合物被暴露在空气中过夜,由此产生的粘稠物是在5℃进行2小时,过滤,用50 ml的水洗涤。由此获得了固体40℃,真空干燥,生成啡色粉末离子液体官能手性Salen锰(III) 复合体的2 (02g,87 % ),合成步骤。 结果与讨论 1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在反应条件为:催化剂(4%,1 ml二氯甲烷) ,苯乙烯(5mmol) ,吡啶N -氧化物(1mmol) , mCPBA(1mmol)。反应温度为0℃根据反应时间的不同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方面研究实验:得到的转化率, 由以上的实验结果数据可以得到当反应时间不同时,那么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6�1有很大的影响,即当反应进行2 h,其转化率与选择性分别达到100%,99%。另根据表3还可以看出其转化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时间进行到2 h后,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得到的选择性在0时达到顶峰。 2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在反应条件为:催化剂(4%mmol) ,苯乙烯(5mmol) ,吡啶N -氧化物(1mmol), mCPBA (1mmol)反应时间和温度分别是2 h和0℃。根据反应溶剂的不同,而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方面:得到的转化率 由以上的实验结果数据可以得到当在不同的反应溶剂体系之中时,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反应溶剂是二氯甲烷时,其转化率与选择性分别达到100%,99%。它是所有实验使用反应溶剂当中得到最高的转化率与最高选择性的反应溶剂,因此在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时二氯甲烷是最好的反应体系。 3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反应条件:催化剂(4%,1ml二氯甲烷) ,苯乙烯(5mmol) ,吡啶N -氧化物(1mmol) , mCPBA(1mmol)。反应时间是2h,根据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转化率 由以上的实验结果数据可以得到当反应温度不同时,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有很大的影响,即当反应在0℃,其转化率与选择性分别达到最高100%,99%。另外还可以得出其转化率与选择性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递减,当反应温度在低于0℃后,环己二胺负载的Salen Mn(Ⅲ)催化剂的制备得到的转化率,选择性分别为100%,99%。
228 评论(14)

mikeowen

你知道写篇论文有多难吗?在这是求不到的,即便求到也是网上的,你还不如自己去搜,最好自己写。我也正在写
36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