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太极拳原理与健康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7

mumacho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太极拳原理与健康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ingli

已采纳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遍上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地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太极拳是一门源远流长、内容深邃的科学,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习练方法。太极拳不仅继承了中国古老的传统养生之道,而又以现代科学为依据,得到了发展,从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获得了更大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这种特殊功效并非伸手可取,必须要在习练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动作规范,即指身体姿势要符合一定的运动标准,这也是各个式子,不管动作怎样千变万化,所共同遵循的动作要求。只有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才有利于“意动身随”;有利于肢体放长,更灵活地表现出端正、疏松、圆润和轻灵等特点,有利于“以静御动”、“动中求静”和“精神内守”,从而使练拳出现只有意动而不觉形动的虚灵境界,使锻炼进入更高层次,做到由内发于外,且能由外敛于内,功妙地进行内外交修,达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动作规范,首先要做到身体的自然与放松,同时精神也应放松,“神疏”方能“体静”。  太极拳运动采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匀、细、缓、长,但初练者不要刻意追求这些,只要采用通顺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顺呼吸也是达到腹式逆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会加大躯体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控,从而对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机能产生更加良好的影响。但初练者不能因此而盲目采用这种呼吸方法,否则不仅会顾此失彼影响运动习练甚至出现憋气等现象。实际上,只要随着动作的熟练,腹式顺呼吸越发越协调,达到腹式逆呼吸只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太极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违背。所以初练者务必遵循呼吸要畅利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  第二,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是“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能掌握太极拳真谛,本身就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体现了练拳的不可间断性。 第三,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习练。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所谓“功到必成”,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打太极拳养成习惯的产生兴趣的过程。随着这种转变,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不期而至,人生乐趣会得到更大享受,对太极拳健身、疗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反过来,又会强化练拳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会使太极拳成为习练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师益友。

太极拳原理与健康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107 评论(12)

ecro1982

我有一篇文章 ,叫如何用意打拳,在我的博客上,百度里面有。
176 评论(15)

947813640

1、论文题目: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的情况研究 1太极拳的发展史1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起源于古时道家对阴阳、八卦的追求和体验。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2太极拳运动的主要形式---通过独特的练习(修炼),松肩开跨,沉肩坠肘、虚灵顶劲,达到阴阳显现,后天返先天,四两拨千斤。1竞技太极拳---按照体委的规定进行比赛的拳术。2传统太极拳---练出阴阳(背丝扣、缠丝劲等)的拳术。2太极拳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情况1建国前期(从1912年到1948年),是太极拳步入现代发展时期--太极拳百花齐放,出现了X、Y、Z等一系列太极拳,中国人尚可明白,鬼子(洋人)迷惑中。2建国后期(从1949年迄今),是太极操在当代得到广泛普及的时期。3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3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普及范围小,针对人群少。---社会浮躁,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加上太极操的推广,强化了健身、忽略了搏击,让国人产生了和广播体操差不多的认识,普通年轻人对此产生了对立情绪,导致了国术不如他的外孙孙跆拳道、截拳道等在年轻人中的普及。2我国各地区太极拳机构不完善。---国家要加强对国术--太极拳发展的支持,下定决心将太极操(简化太极拳)的推广改为对太极拳的普及的支持,整合X、Y、Z等太极拳。统一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分类为太极拳X式、太极拳Y式、太极拳Z式,这样有利于太极拳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普及。3竞赛方式以限制了太极拳的发展。4结论与建议1结论---太极拳的未来仍然在中国,中国太极拳的未来在青少年。2建议1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太极拳运动。---不要再推广太极操的了,而是真正发展太极拳。2成立太极拳组织领导机构。---在太极拳的发展上给于更多的政策、资金、物质上的支持,让真正有功夫的拳师有用武之地,能实实在在地将功夫传授给后人。3太极拳竞技方式的转变。---按照太极拳的方式竞赛,而不是拳击加摔跤散打式地比赛。
8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