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18
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春深五月的时候,在操场的旁边,有一个小花坛。花坛里有几丛冬青,绿油油的小草和大树。还有沁人心脾的花香味,是刚开的槐花嘛。一阵风吹来几朵粉嫩的小花会悠然飘下,如果人过去了,就会被花的浪漫舞姿迷倒的。 春天是运动的最佳季节,周五放学后,我校举行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运动会。 铃铃,放学了。大家兴奋地跑向篮球场。有的在预测着今天的输赢,有的人在和自己支持的队员谈话,还有的人也只是想看热闹罢了。大家都像快乐的小兔子一样奔向篮球场。 嘟!哨声响起了,全场的观众坐了下来,渐渐安静下来,像突然关闭大喇叭一样。大家在篮球场坐了下来。我们规则是半场制,三对三。 既然大家都对我们拭目以待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啊。 今天上场的两个队,一个是“螃蟹队”,一个是“虾米队”。我们的拉拉队好坑人啊,口号也让人无语老师定的,我也没办法,“加油加油,加加油,打败敌人,吹气球!”哈哈,对手也好不到哪里去,“加油加油不加水,虾米偏要离开水!” 我们队员和观众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但心情却是一样的激动。 还是先来介绍一下队员吧:“螃蟹队”:我,“苏猴子”和“小眼镜”;“虾米队”:“自大狂”、“不要脸”和“猪”,我知道不该叫同学外号,可私下里大家都这样,现在的我们,没办法啊!“苏猴子”的绰号因为他瘦得像猴子,“小眼镜”是因为他眼睛小还戴了一副眼镜;对方的“自大狂”是因为他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而得名的,“不要脸”是因为整天说脏话,“猪”是因为他太胖—— 比赛哨声响起,队员入场,激烈的篮球场开始了。 首先,“小眼镜”开始发球,他把球往上一抛,像扔小石头一样轻松。球骨碌碌地滚过几名球员的头顶,传到了“苏猴子”的手里。对方球员像猛虎一样飞扑过来,要抢球,顺便杀他个措手不及。“苏猴子”一看对方气势汹汹的来抢球,他并没有慌乱,便使出他的独门绝技“猴子摘桃”把球推到自己怀里,又用吃奶的力气传给我。球在空中旋转翻滚了360度,飞到了我手里。我像一颗树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正好我在篮板底下,我一个转身,躲过了对方球员“猪”,像踩了弹簧似的“飞”了起来,往篮筐了一投,球进了。 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特别是拉拉队都叫了起来,我自然是最开心的。赛场上你窜我跳,看台上瞎喊瞎叫,真的很好玩!就这样,20分钟过去了,上半场结束,大家先休息,一边休息一边谈论着下半场如何去想方设法进球。 下半场开始了,对方队员的眼睛里好像在冒着火,恶狠狠地看着我们。我不禁笑了起来,暗下决心,一定要战胜他们! 首先由“猪”发球。“3—2—1”,没按规定时间发球,犯规了。所有的人都笑了,私下里有人嘟嘟着:“真是名副其实,就是一头猪”。 比赛继续进行,突然,一股风闪过,球进了。我呆住了,那个——那个是“猪”吗?怎么变得如此灵活了?原来他还有这么强的爆发力啊! 就在我分神的时候,“自大狂”在“不要脸”的配合下,躲过了我好“苏猴子”,“小眼镜”想防守,可来不及了,只见球离了“自大狂”的手,向球框飞去。我闭了眼,可听到的是一片“嘘——”声,原来篮球打铁了,没进。 最后,我们以20比20打了一个平手。虽说没挣出谁胜谁负,可大家都很兴奋,很快乐—— 
论世界篮球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篮球是一项大众喜闻乐见、普及率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参加者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它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又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篮球比赛不仅是运动技战术水平的较量,也是队员的智慧、运动素质、心理品质、文化素养的比拼,因而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如今,风糜世界的NBA篮球赛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小巨人姚明是学生们心中的偶像和骄傲,而CUBA已成了部分高中学生心中的奋斗目标。 要打好篮球,掌握好篮球基本技术是基础。根据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篮球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大类。进攻技术有传接球、投篮、运球、持球突破等,防守技术有防守对手、抢球、打球、断球等,各类技术动作又各有许多不同的动作方法。 第一讲 运 球 运球是个人摆脱防守进行攻击的有力手段,也是组织全队进攻战术配合的重要桥梁。通过运球练习,可以提高手对球的感应能力,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运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换手、不换手运球;背后运球;运球转身;胯下运球等。 运球技术动作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四个环节。 ※身体姿势: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非运球手屈臂平抬,用以保护球。运球时,下肢各关节随运球高度而有所变化。 ※手、臂动作:运球时,五指分开,扩大控制面积,手心空出。运球时因运球方法的不同分别采用手腕手指力量、前臂或上臂等不同部位用力。按拍球时,应随球上下迎送,尽量延长控制球的时间,以利于保护球。如原地运球,按拍球的上方,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 ※球的落点:一般情况下的运球,球的落点在运球手同侧脚前外侧约20CM处,速度越快,落点越靠前。积极防守时,运球的落点应在体侧或侧后方,以便护球。变向运球其落点基本上位于异侧体侧或侧前方。胯下运球的落点位于胯下中间的地方。 ※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节奏。要注意按拍球的部位、落点的选择和力量大小的运用。移动越快,按拍球的部位越是靠后下方,落点越远,反弹起来的力量越大。一般直线运球,运球一次,跑两或三步。 运球动作的练习,需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关键是控制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因此手上功夫要天天练。可先从玩球开始,熟悉球性,再从原地运球过渡到行进间,从双眼看球到不看球运球,从直线到变向运球。可一人一球、一人二球、一人运球一人抢球等方法进行练习 如何打好篮球(特别是投球 ) 第一:心态要平和,不要想着如投不进会如何如何 第二:如果你的姿势不正确,一定要强迫自己适应教练说的姿势,楼上各位说的要按自己的感觉舒服的姿势去投其实是误导 第三:体力要保持,没有好的体力是不可能投准的腰腹肌肉是关键 第四:勤学多练,会有感觉的 补充一点:要在跳到最高点时出手,那时全身是最舒展的时候,命中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