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mlight
暑假里,正值玉米成熟的时节。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吃过早饭,外婆带着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去玉米地里掰玉米。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背上一个篮子,愉快地向玉米地里走去。 到了玉米地,我立刻掰起玉米。我先把包在玉米外面的叶子层层拨开,再用力把叶子和根一掰,玉米就脱掉了外面的衣服,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我将掰下来的这个玉米放进篮子里。如此反复,不知不觉间我们掰了一个上午,才掰完了这片地里的玉米。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玉米安全地运送回家。每一次,我都在篮子里放入20个玉米,再慢慢地背着盛装玉米的篮子回家。到家后我将玉米从篮子里取出来,放好后又去玉米地里背玉米回家。背玉米时,妹妹最为搞笑了。她今年才5岁,明明知道自己最小,力气最弱,为了跟我们比赛,她挑选了一个大篮子,而且里面装满了玉米。背的时候,因为篮子实在太重,她力气小,根本背不起来,于是大声地哭了起来。没办法,我和弟弟只有帮助妹妹分担一些她篮子里的玉米,背回家了。更为离奇的是,这次妹妹竟然只背了一个玉米回家。我看着妹妹那份可爱的模样,心想:还不如不用篮子背,直接用手拿着一个玉米走回家算了! 连接两天,我们将玉米地里的所有玉米掰完,并成功运送回家。接下来,打玉米------就是使用机器,将玉米粒从玉米棒子上全部取下来。 我们几个人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一个人负责将玉米放入篮子里,递给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再将篮子里的玉米一个接一个放入打玉米的机器中,玉米棒子进入机器后,从机器的另一端直接出来一堆堆的玉米粒。一个人负责将从机器里出来的玉米粒推开晾晒,以防止玉米粒堆积过高,再次捣入机器中。我一会儿忙着将玉米放入篮子里,一会儿忙着推开玉米,常常忙得满头大汗。正当我们忙着打玉米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太阳雨,无奈我们只好暂时中断打玉米,赶紧将玉米粒堆起来,用塑料布盖好,防止被太阳雨淋湿。等到雨过天晴,我们赶紧接着打玉米,打了一个多小时,才将所有的玉米全部打完。 在这次收获玉米的过程中,我常常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是看着成堆的玉米粒,我心里有说不出喜悦和激动。这次在外婆的老家,我亲自参加收获玉米,不仅让我体会到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和不易,而且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从此以后,我一定学会珍惜粮食,珍惜拥有的幸福生活。 
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提示语”有5个关键内容:①“粗粮”的特点是口感差,吃来费力,但粗粮也有细粮不具备的营养成分;“粗粮”应该是对“细粮”的重要补充。②“不吃粗粮”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是导致人们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应该适度“食用”。③“要”,其基本意思是肯定,与“不”相对。④“些”,少量,是比较得出的比例界定,是建立在和不吃、长期过食比较的基础之上的。写作中要有比较或能看出有比较,看出作者对“粗粮”、“细粮”二者比例的准确认定。意思就是不能完全否定“细粮”,但此处必须强调“粗粮”的重要性。⑤考生可以从由此联系学习、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吃粗粮”来写,所写内容必须在“要吃些粗粮”的标题指引下行文。“要求”则明确考生要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无论是“体验”还是“感悟”,都要与自选的文体相符。“要求”指明以“要吃些粗粮”为标题,“要吃些粗粮”是一个比喻,可指在人生中要注意正确对待、学习、听取、运用一些自己不喜欢、不好接受、费时费力但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等有益的东西,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有一天我出门玩走着走着就看见了一个老头儿推着一个车上面都市饭。。。。。。。。。。。。。。。。。。结尾是,爱粮节粮从我做起!!!-必须三个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