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3

尹夏末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观论文30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魅影狂萌

已采纳
你可以去找下(教育进展)这类的。还有(心理学进展)这类的~你都是可以去参考下里面的期刊论文的吧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观论文3000字

316 评论(15)

oceanbl

一、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儿童是人,具有人的尊严和一切基本权利; 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 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他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不同性别的儿童应受到平等待遇; 儿童有其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这种精神生活,儿童还具有行文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人应注意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不应将成人文化无条件的强加儿童学习。  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给成人启示;承认应当向儿童学习。 每位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发展, 而且还在于儿童的欢乐和幸福。 儿童有权拥有欢乐自由的童年,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智能。二、现代儿童观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它涉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期的意义与价值、儿童的权利和地位、教育与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对幼儿教育有深刻的影响,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上,儿童观的发展水平对幼儿教育实践水平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就不可能产生优质的幼儿教育。    (一)儿童是人,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人格 每个儿童都有固有的生命权,并不为成人或家庭私有,更不能被其随意处置。儿童自出生起就有获得姓名、国籍的权利,以及尽可能知道谁是其父母并应得到其父母或其他养护人的照料的权利。儿童与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的权利。每个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教育机会均等,儿童的这些权益都要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尊重与保护。 (二)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 “整体 ”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幼儿发展的各种需要 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所谓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体性的发展。成人及社会应承认儿童所具有的各种发展需要,并尽可能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不仅保证其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参加文化、艺术、娱乐和休息活动的机会,使其获得最充分的发展。要避免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三)每个儿童发展上都有其个性特点 儿童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共存,儿童个性发展,有些特征与共性一致,有些特征在发展速度上会超前或滞后于共性;此外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龄儿童中,没有完全一样的儿童,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的发展,是创造性的前提。
165 评论(12)

dengyuehehe

上小学之前的教育,统称学前教育,但通常我们都会因为在孩子3-6岁之间属于认知能力学习阶段,因此,一般所说的学前教育也就是这个阶段。学前教育,是孩子一生当中智力发展的最初基阶段,直到6岁的孩子已经基本形成了行为习惯、情感、性格、建立了秩序感、规则意识。这个期间的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影响非常大,我罗列了一下几个方面:秩序感的培养所谓秩序感,就是生活中的物件合理地摆放在某处,及生活方式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这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习惯及做事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生活习惯的培养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五岁看老”,说的就是孩子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我们给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这些是影响它一生的重要品质。启智教育孩子在这个阶段,普遍记忆力都非常好,而学前教育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从而在教学上以最大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和思考,充分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始终时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形成拥有自信心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因为它能够在免于疲惫学习的同时,激发人的潜能和意志力。而在学前教育的阶段,孩子们的学习不会因为成绩而产生太大的压力,日常的学习基本上时围绕游戏、手工、唱歌、跳舞等课程与活动进行的,孩子始终是在快乐中得到知识,同时也较容易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入小学阶段做好了学习准备。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形成三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尊心,他们渴望被关注、被重视,如孩子无故的哭闹,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同时也渴望被表扬,时刻需要家长的赞扬,鼓励。孩子从中能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建立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
194 评论(8)

ayboy

儿童观就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儿童观。只不过普通大众的儿童观很大程度上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儿童观的三种形态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一定社会中的政府机构、法律机构及其他居支配地位的人们所持的儿童观。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即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术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所持的儿童观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是占有人数最多的,也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儿童观,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和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都要依靠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发挥作用。这也就凸显出家长等社会大众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影响。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如果从广义的教育含义来讲,即教育不只是局限于教育机构(学校等),还包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推出:学校教育者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教育政策制定者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政策。儿童观对关心儿童成长的人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甚至是核心的一个因素。
125 评论(13)

xuan333

对了叔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到5000字左右过去还有更多的字
10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