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66246
2025-09-13 12:45:14
选课确实是一门技术活,大学里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很容易踩雷。也有很多特别值得去上的课,我就个人经验推荐一下。先从思政课开始吧,这是大家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能把毛概、马原讲好的老师确实还是很难得的,给大家推荐一下讲马原的吴旭平老师,绝对是思政界的一股清流了,非常有趣的一位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极其幽默,会有辩论的形式,对于培养哲学思维还是有一朵帮助的。听老师马原开始慢慢的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了,觉得不是教材循环n次方,讲的让你服气。他的头像是圣斗士星矢,课前放万合天宜和火影,还有哲理小短片,平常会在群里和学生讨论问题,真的是很推荐了。光华法学院的章程老师,他有好几门关于法律的课程,物权法、民法、合同法等,读法律专业的毕竟只是一部分人,但每个人都应该学点法律,这对我们今后会有很多的帮助,帮我们维护保障自己的权利,规避风险。老师课讲得很好,也很照顾没有法律基础的人,尽量的浅显易懂,用很的多例子,带领大家纵观法学发展,横观世界法学,老师很有情怀,可以看到很多法学以外的世界,真的是我想象中的大学老师。生命科学学院的史锋老师,生物化学之类的课程,老师真的很有人格魅力。但是你绝对不只是在学生物学,还可以听到化学、生理学、医学、玄学、风水学等,感觉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并且专业基础也非常好,讲着讲着能绕出一大圈,却有游刃有余,一点都不枯燥。其实,专业的知识我们如果不用可能很快就忘记了,反倒是一些比较新奇有趣的东西我们会记的很久,而这些小点子很有可能在将来帮助到你,那些别出心裁的实验设计和打破常规的科研过程,最需要的是科研精神,专业方法和知识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但科研的头脑是要不断的进行思维锻炼培养的,这也是我们真正留下来能加以应用的东西。
校内校外大家都知道的有苏德矿的微积分、翁恺的C程,不要说彩票系统选课选不上,蹭课的人能把走廊都挤满了,作为农科学子的我这方面课程需求较少,所以,我都没有上过。想要推荐的课都是我这两年上过的,仅代表个人的意见。阮建青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今年开始由于课程改革停课了,想上也没了,但是老师的其他课也可以听听),对小白非常友好,深入浅出,零基础也能听懂,老师年纪不大,坚持手写板书,会提前准备上课的提纲,教授自己学习的心得,和那些读ppt且多年如一日的教授一毛不一样,考试的内容也会框定范围,能做到快乐学习,不是那种教一分做三分考六分的,但是考题难度也能做到有层次,学习程度能够体现,不是那种上课听不听无所谓考前背一背就能水高分的垃圾课。周黎明的经济法(某通识课程)。也是校内的明星老师,查老师(非官方系统)上99高分,好评无数。老师本身是律师,作业不多,考试不难,上课的人非常多,基本没有逃课的,因为上课真的很有意思!因为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阐述起来相当生动,算是让我认识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讲的那些故事比电视剧都精彩多了,校内老师的八卦也听说了不少。专业知识方面也不缺,案例讲解认真听就能跟上。此外就是语言课了,说不出具体的老师和语种,但想到校外机构的天价,校内75一学分的价格和老师配置,超值!就恨时间不够多。
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946年11月,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非政府性博物馆专业组织,它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支持和帮助各类博物馆机构的建立、发展与专业管理,其所制定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道德准则》是国际博物馆界普遍承认的参考文本。 国际博物馆协会拥有28000余名会员,并在1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委员会。协会下设31个国际专业委员会、17个附属国际组织以及7个地区联盟。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三年召开一次的会员代表大会,各国代表将在大会期间通过选择某一特定主题,对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展开深入讨论。 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倡议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经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革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作为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发起单位。1980年 7月,8个发起单位的负责人在北京开会,决定先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10月,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会上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委员。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发展团体会员 155个,编辑出版《中国博协通讯》15期,征集博物馆学论文98篇,完成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的准备工作。1982年 3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中国博物馆学会至1989年已有165个团体会员,1170名个人会员。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学术活动,提高博物馆的业务和学术水平,开展国际间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同国外博物馆工作者的联系,编辑会刊、通讯,编译博物馆学专著、资料。中国博物馆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中国博物馆学会下设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保管专业委员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按照博物馆学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分别组织学术活动。会刊编委会负责学会会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至1989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已召开代表大会两届,各种学术讨论会16次,共收到博物馆学论文近千篇,还组织了多次学术报告会和学术座谈会,活跃了博物馆界的学术空气,促进了博物馆学理论与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
刊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考古学专业资料性、学术性刊物。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审稿周期为3个月,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查找论文文献的话知网和万方都是可以的,如果你用校园网的话知网是免费的,如果不是的话都要3r一篇。下载多了肯定划不来,我的话是在早发表职称论文投稿网上面看文献的,文献种类很多也很丰富,最主要的是完全free。
关注Facebook中感兴趣的作者,登录感兴趣作者的个人网站主页,定期登录特定期刊,查看某一篇特定文献的最近一两年的被引用记录,可以迅速找到感兴趣的文献,关注相关专业的论坛和网站,学术会议以及研讨会议也是获取第一手文献的绝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