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5522400
回答
您好,我是百度的合作律师,很高兴为您服务
调研报告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具有指导性的规律和工作,而不是单纯反映情况。
一、调研报告的写作步骤 调查研究这是写调研报告的基础,也是第一步。调查的方式通常有: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阅读文件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我们常说「深入一线捞活鱼」,意思是情况一定是真实的,不能有虚假的成分。这就需要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甄别信息,剔除那些应景式、迎检式、做作式、虚假式的内容。
分析材料掌握了情况和材料后,下一步就是综合分析,让零散的材料系统化、感性的认识理性化,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材料的分析,要注重「三看」:一看,材料的大方向对不对;二看,创新性强不强;三看,指导性有没有。
明确主题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确立主题最关键的是要找准「突破口」。什么是「突破口」呢?主要有以下 5 个角度:(1)中心工作;(2)新事物;(3)领导和上级关注点;(4)热点难点;(5)倾向性问题是突破口。此外,明确主题时,要从主观视角转变为客观视角。说白了,就是不能想着我要写什么,而是要看调研的材料和情况,能写出什么。这是明确主题的前提,然后才是抓核心、抓特点,来明确主题。
搭建结构调研报告的框架结构总分为两种:横向并列式、纵向递进式。横向并列式结构是根据调研获得的情况,按照内在联系分成几个层面,并冠以观点性的标题,平行排列。每一部分都包括调研情况、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和对策。纵向递进式结构的逻辑框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根据不同类型的调研报告,纵向递进式的结构也不尽相同。
供你参考哦
一般格式标题页: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内容目录执行性摘要:1、目标的简要陈述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分析与结果(详细):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结论与建议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a、样本单位的界定b、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调查问卷a、一般性描述b、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特殊性问题或考虑5、局限a、样本规模的局限b、样本选择的局限c、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附录:1、调查问卷 2、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2一般写法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实验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质量――××××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的调查报告》等。
更多7条

毕业论文的类型,怕是按文理来分,这个还得看你的专业吧!~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扩展资料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的“经典”结构论文的“经典”结构是:(1)目录。(2)摘要。(3)导言(占全文字数或篇幅的10%)。(4)背景文献评述(20%)。(5)研究计划和方法论(10%)。(6)研究的展开(15%)。(7)资料的呈现和分析(15%)。(8)对结果和发现进行评论和批评(20%)。(9)总结和结论(10%)。(10)参考文献。(11)文献目录。(12)附录。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调查报告内容的多样性,主体结构的写法也是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写作模式。写作模式主要由内容决定。在写作过程中,一是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什么方法能很好地表现主题,就采用什么方法;二是要根据材料状况而定,根据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结构方式。选择结构方式的基本原则是:·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与内在联系。· 有利于主题的表现。· 考虑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量体裁衣”、“因文布局”,努力求异、创新。· 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