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le_Qian
甲午战争败在了清廷的妄自尊大和战备疏漏上,其根源在于未能居安思危。清廷陶醉于北洋舰队的强大力量,却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局势闭目塞听,以至于放松了对日本扩张式崛起的警惕性。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虽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已被正义和公理所取代,但仍然要时刻警惕军国主义的抬头,用强大的国防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战争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量发展资本主义,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7 日本袭击中国运兵船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9月,主要战役: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第二阶段,10~4,主要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马关条约】 4 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单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