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发表论文单位署名怎么写好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5

EAST_黄土地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发表论文单位署名怎么写好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onghaoye

已采纳
科研界的”名“为什么这么重要?现代的科学研究中,往往是多学科融合,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有限,需要相互合作。所以,当把科研成果写成论文的时候,会署上多个作者的名字。科学界重“名”,因此,在论文署名时,是非常慎重的环节,需要做到明察秋毫、百无一漏,把对论文有直接贡献的研究人员都列在作者中。这是科研界的潜规则。如果一个科研人员对论文成果做了贡献,但没有被列在作者署名中,很容易关系破裂,后果很严重。署名的顺序一般代表了不同作者对成果的贡献程度。一作是成果的最大贡献者,往往是研究的主要执行人与论文的撰写人,可以看作整个研究的灵魂人物。现在很多学校规定,研究生必须有一作的SCI文章,才能毕业拿学位。有时二作的贡献也可以与一作并列。如果特别注明二作与一作对论文有同等贡献的话,也可以提升二作的地位。但这就像打补丁,总不如原生态来得自然。署名灌水严重。现如今,署名送人情太常见了,一些人把作者署名当成了礼物,送领导,送配偶,送男女朋友,送师兄弟。即使对研究完全没有贡献的人,也仍被列为作者。虚名浮云,举手之劳,而又让人铭记自己,何乐而不为呢?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国内学术界往往只认一作是最大贡献者,学生毕业或科研人员评职称、评奖,都以一作为准。其它的顺序就很鸡肋了,虽然也意味着做出了贡献,但学术界普遍只看一作。通讯作者之名。SCI文章署名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是通讯作者,在作者名字后标一个*。通讯作者是指给期刊投稿的人,往往是实验室的负责人。例如:一作是博士生,而通讯作者是他的博士生导师。对于通讯作者来说,排名第几并不重要,即使放在最后,也仍然可以显示出自己的权威地位。毕竟,通讯作者往往是领导研究团队的人,是研究生们口中的“老板”。申请项目或科技评奖时,文章的通讯作者也算主要贡献,与一作效果相同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论文作者署名规则:论文作者署名顺序应按对论文所作贡献大小排序于文题下,作者之下提行注明作者单位全称(包括科室)和邮政编码;若是多科室、多单位合作课题,则在姓名右上角标出序号,再在姓名下方提行序号写明各单位名称、邮政编码。排序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更改。署名作者是对论文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所有署名作者都要对论文负责。

发表论文单位署名怎么写好

345 评论(9)

祝我上岸!

署名是论文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篇论文,不写署名可以说就是白写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论文署名的写作方法。作者署名的具体位置,一般在文题下方论文摘要之前。集体或单位作者的执笔撰写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或者论文的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凡是直接参加论文的全部和主要工作职能对论文负责整都应该署名,署名可以是个人集体或单位。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可以在作者署名之下,注明指导者的姓名(毕业论文这个别忘了哦)。研究简报等短文,也可将作者署名加括号标注于文末,为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一般期刊都要求作者署名明确,尤其是第一作者,有的还要求注明通讯地址工作单位及其邮政编码。有的期刊还要求在重要论文的篇首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的简历和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成就等相关信息。多个作者署名是姓名之间有适当的空格或者用逗号、顿号分开,以免造成误读。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建立作者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各工作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署名要求真实和准确,在论文中,署名有三方面作用,一是表明文责自负二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三,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
267 评论(13)

xubuquan

单位排在前面,作者在后面。1、文章标题下注明作者,再在文尾处加一括号,注明(作者单位******)2、文尾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单位),也有(单位/作者)的3、文章标题下,直接注明作者单位,姓名扩展资料相关权力1、署名方式决定权即署其本名、笔名、别名或假名的选择决定权。署名方式的选择往往反映作者公开或隐瞒其作者身份及相应程度的选择。署其本名或笔名,则是将其作者身份公之于众;署其他为人较少知道或不知道的名字,则往往是部分隐瞒或完全隐瞒自己的作者身份。2、署名排列方式决定权主要指在数人作品中,作者姓名如何排列,由作者协商决定。作者排名顺序的不同,往往对作者的影响也很大。就一般情况而言,排名靠前的作者往往能得到人们较高的评价。如有的单位在评定职称时,对合作作品,只承认排在首位的作者可以作为其著作成果来参评职称。
34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