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9

FZS201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合理利用议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eebird

已采纳
-11-04/3/shtml

合理利用议论文

360 评论(9)

lichens

楼层: 1 [思路分析] 尽量不沉迷网络游戏,合理利用时间。 [解题过程]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世界。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并溶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学生网民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结交朋友,增进友情;可以快速进行信息的加工、存贮和传输等等。令人担心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上网是热衷于聊天、玩电脑游戏和垃圾信息的浏览。这些行为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的中学生出现认知能力的迷失;有的中学生对互联网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个别中学生因长期沉迷于网络,产生网络心理障碍,而被迫辍学,有的还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中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视。 1、玩电脑游戏“上瘾”,从生理上看是大脑神经中枢反复接受刺激,产生的一种生理依赖性。电脑游戏千变万化,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无论胜败都会在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一个“兴奋灶”,久而久之不断强化,就表现出一种“瘾头”。从这个侧面讲,玩游戏“上瘾”和某种业余爱好比如钓鱼的兴趣差不多,钓鱼的人总希望钓大鱼,玩电脑游戏总希望“打赢”。 2、另外,玩电脑游戏“上瘾”,还与心理因素有关。有的同志性格外向,争强好胜,电脑游戏恰恰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玩起来感到刺激过瘾;有的同志性格内向,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比较收敛含蓄,玩电脑游戏时客观上要求“急流勇进”,极大地激发了好胜心,与常态下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互补”,心理上感到平衡,也会产生浓厚兴趣。 3、电脑游戏总是与人的业余爱好有关系:喜欢打扑克、下象棋的就对相关游戏感兴趣;喜欢驾驶的,肯定爱玩赛车游戏。何况,电子游戏具有虚拟性和可逆性,下了一步“臭棋”可以“悔棋”;赛车“翻车”换一辆车就是了,更没有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因此,电脑游戏往往比业余爱好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大大满足和延伸业余爱好,这也是玩电脑游戏容易“上瘾”的一个原因。 □几句忠告 1、凡事适可而止,电脑游戏说到家是一种业余消遣,一定要以愉悦身心为原则,不可沉溺其中,造成过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2、电脑游戏是一种编程游戏,看起来千变万化,实质上是“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人机对垒不可过于认真,应该输赢随意,随遇而安。 3、游戏很精彩,人生也很精彩。很多有益身心的业余爱好不可“游戏化”,更不应沉溺于电子游戏而贻误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如果您玩过游戏后不是轻松愉快,而是感到脑子昏沉、精神倦怠、腰酸背痛、眼睛干涩、手腕发酸,那么就趁早和游戏说“再见”。
11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