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中国与印度关系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7

隽隽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与印度关系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usiyuwudi

已采纳
政治:我国为单一制国家,由中央对个地方进行直接管辖,全国只有一部宪法(除特区)并且是议会制共和制最高权利机构为全国人大,人大代表由各民族各职业等人民构成,体现了我国的民主而印度是联邦制国家由若干成员构成,全国通行有若干部宪法,不利于中央的管理他也是议会制共和制,但执政党由若干党组织成联合党派从而控制议会,这样使得国家政局不稳定 经济:我国去年GDP达30100亿美圆位居世界第四(今年位居世界第三),印度达9280亿美圆位居世界第十三,并且我国的政体使得我国在经济发生变故时可以及时进行宏观调空,反映速度大大高于资本主义国家(今年金融危机就是例子),同样受人口因素影响的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我国,所以其经济并不是很乐观在此次金融危机时印度拿不出象我国4万亿这么大数字的钱来救市,而且他的政体大大限制了其在救市时的反映速度 科技:这方面印度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他计划在2015年发射载人航天飞船,2025年实现登月计划,他的科技产品在世界得以广泛的认可,但在去年的国家综合国力派名中印度的科技力只有176,而我国达312,这充分证明了我国科技水平将近是印度的一倍,但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视 军事:印度军事力170,我国双方均拥有核武器,我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可对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导弹攻击,印度只拥有远程导弹,我国拥有二次打击能力,印度则没有,印度有3艘航母不过都是常规动力,我国虽无航母但不会怕他,因为他的攻击能力十分有限我国军费开支2亿美圆,印度6亿美圆 预计2025年我国综合国力排世界第三,印度排第八,虽然在任何方面我国均高于印度,但其发展速度也不容小视,不过印度的人口问题大大的影响了他的发展 中国自古就是大国,是世界的强国,在未来中国会为世界的多极化产生巨大影响,仅在经济上说2037年中国就能超越美国!

中国与印度关系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

102 评论(14)

我是睡上铺的

在销售!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爱慕时尚,表现为对于新概念和新产品的热衷,从而导致消费周期的高度短期化,新品接受度高,但是原有产品的忠诚度低;二是崇洋媚外,在内心认可洋的代表更好品质,在同等价位下倾向于购买国际品牌,乐意累积消费资源购买国际品牌,同时在国际品牌的认可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多元化倾向;三是极端的性价比考虑,想买最好的同时又希望给出最低的价格,这种倾向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一直由厂商的价格战得到重大的强化,今天即使是最强势购买力的消费者,他们也习惯于讨价还价,交易确定于高度不确定的动态沟通过程。而这三个特点和印度消费者正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印度人也讲求时尚,但是印度人的时尚具有元素少、成分单一、变化周期长、公认度高和流行范围窄的特点。印度文化有自己明确的价值核心和追求,因为具有比中国当代流行文化更强的选择性,其结果决定了它在大众文化层面并不对所有的其他文化具有多强的热忱,因此在中国很流行的“哈曰”、“韩流”甚至由欧美流传过来的文化影响都比较有限。今天种姓制度虽然不再一般性地作为一种强硬的社会规则发挥影响,但是在文化范式上,时尚还主要是作为印度中产阶级的中产群体所接受的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就消费时尚文化的流行广度和普及度来说,印度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比,那种进城外来打工妹用七八个月就完成了由乡下形象向城市形象转换的事情,在中国比比皆是,在印度则甚为鲜见。这就意味着,在印度时尚分属不同社会阶层的严格性和分散度更高,而每一种时尚获得的社会群体更小。对于典型的印度人来说,过于快速的变化代表着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靠和不成熟,而这种价值含义对于印度人来说接受度非常有限。因此相比较而言,要能作为一种时尚,在印度需要进行更多的动员说服工作,而一旦被认可为时尚,其流行的时间则要长得多。作为结果印度的时尚的新鲜度就远不如中国,但是其经典性和延续性却可能比中国更强,而纯粹概念性的时尚流行就比较困难,更别说像很多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所谓的品牌策划人仅靠概念就能卖货。'Tgl0_k)pE 时尚元素的单一很重要地表现为印度人的崇洋媚外心理很有限。基本上印度教(影响超过75%民众)和伊斯兰教(大约15%民众)对于公众塑造的价值观,使得一般人并不简单地追求获得其他文化中可获得的外显符号体系。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推崇比较明显地表现在较小众的印度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群体中。由于欧美显然的发达程度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统治的文化影响,印度对于外来消费文化的推崇主要是欧美和部分的曰本,对于其他虽然比较先进的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产品和品牌,印度人的推崇就很有限,而相对于中国、泰国这些国家,普通印度人甚至还有文化的骄傲感。文化判断直接影响着在一般意义上本地民众可以接受的不同来源地的产品的品牌溢价水平。理解这一点,我们对于海尔在印度为何强调是美国的海尔就更能理解了。*KKO3kav'S 在产品与品牌分层很清晰的前提下,印度人也更乐于接受明确的价格体系,不是非常喜欢非明示价格或者可以大幅的讨价还价。这种确定性应该和印度人喜欢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社区、稳定的人际关系的价值观一脉相承。同等技术水平上的印度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中国产品,如果仅就产品的利润调节空间而论,中国产品在印度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t7X(tJ)iP+w,o+o0GJg 明了这个区别对于试图更为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是很重要的。在国际并购之外,只有我们洞察了他国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特点,能展开真正的在地营销并成功地得到当地消费者认可,才能说我们的国际化真正结出了果子。在印对烩样一个市场,对于任何想进入的中国企业而言,你立即就会发现你在国内评价出来的多少亿的品牌价值连个普通的印度贱民都不认你,因此在这里要重树品牌价值;产品和品牌的深度细分在这样一个分层清晰而严格的社会中更为重要;切近印度文化而不是中国文化甚至不是简单的亚洲文化更有可能得到本地用户的认同;在更为细致的消费者研究之下,对于产品形态、定价政策、分布渠道、传播渠道和力度需要有更为确定、清晰和持久的策略和执行框架。对于普通的中国企业来说,特别适合在印度选择某个有限的区域市场进行必要的实验,在实验市场的管理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同时也培养出必要的本地营销人才,接近和熟悉本地营销资源,从而达到有效地实施市场展开的目的。虽然在中国国内,很多企业已经习惯了雷厉风行,但是到了印度,这些企业需要适应印度人的节奏,并且在建立了必要的吸收了印度管理人才智慧的经营管理框架和策略以后才开始发力
193 评论(13)

洁培姐姐

中印关系对中国、印度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6月16日)胡 锦 涛主席已经跟印度总理辛格会面了,当前中印关系里我们最需要防止的就是挑拨离间。 这几年来拉拢印度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在这个地区的重中之重,挑拨离间是他们36计中最重要的一计。举个例子,在一个印度洋沿岸国家,我们帮助他们建了一个港口,完全是基础建设,包括商业上的运作,当然也有商业利益,马上就有人大肆宣传中国要搞军事基地、建海军基地,其目的是要遏制印度。法国在阿联酋要搞军事基地,它是真的建军事基地,却没有一家媒体报道。印度跟我们搞军事演习不报道,跟美国、日本一搞,矛头就指向中国。 媒体的挑拨是很厉害的。因此我觉得要十分注意。印度总理跟胡主席会面讲得非常清楚,印度把发展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摆在最重要的地位,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绝不允许任何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反华政治活动。 中印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用三个“C”来代表,就是竞争、合作、挑战。中国看重的是合作,更多的希望与印度在国际区域和双边层面开展坦诚的合作与对话。但反观印度,在三个“C”当中,竞争是他比较强的心态,但这可以理解,印度2007年GDP才超过1万亿美元,在长期的竞争趋势中中国仍然占有优势。相对来说实力较弱的一方希望跟实力较强的一方竞争,这是可以鼓励的,只要不以损害对方的利益为原则我们都鼓励。 印度也主张跟中国的合作,但在这些方面之外,中印其实是有存在冲突的可能的,比如在西藏问题上。印度在印度洋上的一些举动对中国也并不是一个善意的信号,中印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概念。 关于印度在中印边界增兵问题,已经有相当长的铺垫了,直到去年的时候印度总理、外长先后去了中国的藏民地区,今年印度总理又一次去这个地区。也就是说,印度从2007年、2008年以来对中印领土边境的态度正在日趋强势,这次动员了6万军队,两个山地步兵师的实力进驻藏民地区,在离中国最近的印度最大的空军军事基地部署最新的战斗机。这样做有三点原因: 第一,印度要强化对争议领土的控制,这种实际控制是为他将来在中印边境谈判当中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做准备。第二,印度和美国同为民主国家,存在“天然”关系。对于中美两国的接近,印度是颇具戒心的,因此不能排除其采取制衡中国的做法,以使相应的地缘战略态势有所改善。第三,在解决金融危机这个问题上,印度能对美国做的贡献并不很大。但在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安全秩序下,印度却能通过遏制中国给美国帮大忙。所以印度出于国家利益方面的考量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一些主动性的行动,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做法显然会伤害到中印双边关系。从1998年低谷到现在,中印关系这10年间的恢复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其倒退,是很遗憾的,希望印度能认识到自己的单边行动不可能只有单边的后果。 6月16日下午在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秦刚在回答有关记者提问的中印边界问题时表示,发展中印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中印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和政府达成的共识,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处理中印边界有关问题上,中方立场一贯明确,希望中印双方要共同努力认真落实两国之间达成的共识,维护两国边界地区的和平、安定,从而为两国边界问题的公平、合理解决创造有利条件,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72 评论(13)

堇月

他们都有庞大的规模和不容忽视的经济地位。他们的第一个共同点就是两国的人口规模都是世界上超10亿的国家;其次,两国的经济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第三,两国差不多是在同一时刻引起全球经济界的关注。这些共同点是中印成为未来世界强国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当然,中国和印度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首先,中印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其次,中国的开放程度比印度强,吸引外资的比例比印度高,但印度是世界上公认的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再次,在人口方面,由于中国提倡计划生育,因此,在未来几十年,中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而印度却不存在这个问题。本书作者提出,两国这些不同点,有可能造成中印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严重的差异,也是中印之争(龙象之争)谁将胜出的关键。
207 评论(11)

jren2012

经济结构不太相同。意识形态有所不同
18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