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8

ldtx200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我国教育取得的巨大进步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07124211

已采纳
高等教育,我知道更多办

我国教育取得的巨大进步论文

305 评论(10)

dw2014nian

回首60年,民族地区经历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巨变。我国民族地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60年的成就辉煌灿烂,6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坚信:只要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阻挡紧密团结的中华各族儿女创造幸福生活的坚定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必将越来越灿烂。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崔静、吴晶)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负责人25日在做客新华网“‘辉煌60年’网上系列谈”活动时表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说,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教育走过了气势恢弘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两个跨越”。一是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二是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通过逐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等政策措施,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迈出重大步伐。 孙霄兵介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现代化教育体系已经基本确立。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6亿,其中有近6亿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19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中,有85%以上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学校;830多万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有73%以上升入高等学校;此外,还有100多万硕士研究生和24万博士研究生。这个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扎实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综合与规划处处长王瑞军表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位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探索和实践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60年来,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成为一个科技大国,科技实力显着增强,科技发展进入一个重要跃升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正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科门类齐全、研究队伍宏大的科研和教学体系。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家辈出、群星灿烂,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家。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党政部门、党校行政学院、军队院校等科研和教学系统,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和教学活动的人员近40万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有3万多人。 据悉,“‘辉煌60年’网上系列谈”活动由中宣部宣教局会同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青网共同举办,旨在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来,在经济社会、科教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此次活动受到网民极大关注,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2万人,网民提问、留言370余条。
311 评论(8)

soilcloud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