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1

手机用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小论文2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angbird

已采纳
耕作方式发展:1刀耕火种,2石器锄耕,3铁犁牛耕。土地制度演变:1原始社会的土地所有制,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3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三国屯田制,北魏均田制)我国古代农业特点: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小论文200字

133 评论(11)

Mahirguo

1.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及影响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过程:(1)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据说,神农氏创造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在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了牛耕技术,铁农具出现;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个体劳动者具备了单门独户经营农业的能力,导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3)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使得小农经济得以长期存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1)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主要财富,地主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但土地和劳动者的结合是以不平等的分配为前提的:占有人口少数的地主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占有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少量或完全没有土地,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分配驱使缺乏土地的农民同地主结成租佃关系,地主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2)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这就导致了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可以通过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兼并土地,土地高度集中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土地过度集中,导致无数小农经济破产,严重破坏了农耕生产秩序,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往往激起民众暴动。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在古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长期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使个体经营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自然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3)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往往要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土地私有导致土地兼并、农民赋税、徭役沉重,往往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4)中国古代的经济具有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历朝注意兴修水利工程,防御自然灾害,也促进了农业的进步。
245 评论(9)

刀狂剑痴1

sorry,我还没说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原因与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是基础,是古代中国的支柱产业,所以其他工业要发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经济重心的南移是由于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商人地位低下是由于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
9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