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iban1981
2025-08-20 15:37:33
我们知道,牛顿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其中第二第三定律你在高中物理里将会学习)只能解决宏观物体(例如,人,车,天体)在低速(相对于光速来说)时的运动规律对于微观粒子来说,牛顿力学不适用了应该用量子力学来解决量子力学就是研究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至于量子力学,我觉得是一门很高深的学科初中学生无法理解!我能说的只有这么多了
通俗容易导致误解,没有一定数学物理基础,肯定崭时无法理解量子力学凭借科普资料强行理解,大多错误百出量子力学更严重些--即使你有了足够的数学物理基础,也难以理解
Feynman的处理量子理论的新方法,应该是指Feynman的路径积分量子化。以作用量的形式给出了量子化方法,有利于向相对论情况推广。事实上,任何一本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的教材应该都会涉及到费曼的路径积分量子化。不过位置的确不尽相同,详尽也不一样。如果你想要的是Feynman自己的文章(其实没什么区别,毕竟物理主要是思想,Feynman是提出者),《量子力学与路径积分》是费曼的书(资源只要百度就好)。但其实一些好一点的高等量子力学以及基础的量子场论书籍更适合入门,所以再推荐一本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 AZ与其他书不同的是,这本书不算太实用,因为不涉及计算,但却是少有的从路径积分量子化入手的书。这两本书的特点是不需要太多算子量子力学的知识,相对容易理解,但相对不易计算。所以如果要系统的学习应该还是一步一步从基本的量子力学走起。
量子理论的理解别说普通人,即使是物理学家们对量子理论的理解也分成了好多学派,现代量子理论有着完整的数学模型,但对于量子物理本质和真实含义的理解即使是聪明如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望尘莫及而这正是量子世界最为迷人的地方我们也只能从部分科普著作上得知只言片语的理解了强烈推荐<上帝掷色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热销的读物。它的解说对于普通人来讲已经是足够深刻的了,而且趣味性也很好。
量子理论的涵义一个人要是对量子物理学不曾感到震惊,他就根本没有理解它尼尔斯·玻尔哥本哈根学派要理解量子理论的涵义并不容易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对我们理解量子理论贡献最大在20世纪30年代,玻尔和海森伯,玻恩等人一道发展了一种量子理论的哲学这就是哥本哈根学派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对量子理论的哲学解释的标准哥本哈根学派对测量的看法哥本哈根学派认为,微观世界真的不可预言微观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是因为粒子的确没有确定的位置电子的位置或速率不仅不确定,在做测量之前甚至不存在,因为电子这时是一个弥散在空间中的y 场!测量的行为使电子的y 场量子跳变为新的y 场测量为电子生成了一个位置或速度位置和速率的测量效应vx测量之前位置和速率都很不确定测量位置后生成了一个近似的位置测量速率后生成了一个近似的速率测量在某种程度上生成了要探测的属性以某种奇异的方式,这个宇宙是一个让人参与的宇宙约翰·惠勒,物理学家互补原理不确定原理使精确的位置和精确的速率不能同时存在如果其中一种属性的存在排除了另一种属性的存在,就说这两种属性是互补的当玻尔因其科学成就和对丹麦文化的贡献而被封为爵士时,他选择了中国表示阴阳互补关系的太极图做他的族徽上的盾形纹章的主图玻尔的族徽这就是玻尔的族徽太极图上的拉丁文铭文写着"互斥即互补"量子理论的最深刻的哲学家,以这种方式承认了看似对立的东西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深藏于古代东方的教诲中:一切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实质在于互补的对立面的动态互动量子理论的测量观量子理论的涵义与观测紧密相联观测能够立时地改变被观测的主体当然,对观测必须做广义的理解,它表示宏观检测装置的记录只有联系整个实验环境,粒子的属性才有意义想象电子在不发生测量时也有一个位置并不恰当环境对确定粒子的y 场起作用量子理论与实在粒子的属性并不属于粒子本身,而是存在于整个测量环境之中这种认为粒子的属性是由有关的实验装置产生的观点叫做关联的实在,或者叫做观测生成的实在物理学的任务并不是去发现大自然是什么样的物理学关心的是我们对大自然可以说些什么玻尔微观粒子的实在性微观粒子并不具有宏观物体所具有的那种实在性宏观物体可以用牛顿物理学很好地描述,在通常意义下说它的位置和速率是有意义的微观粒子的位置和速率与观测者及测量环境紧密相关但是,微观粒子决非主观的或者仅仅存在于心灵中微观粒子是真实的微观粒子是真实的,比如说一个电子在屏幕上打出的闪光是真实的,但是,它的实在地位不再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的那种纠缠代表关联实在的极端形式,每个粒子的本性与另一个粒子连结在一起,成为另一个粒子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整体比部分更基本所有这些把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通常关系颠倒了过来在通常的观点中,桌子这样的宏观物体由原子构成量子理论提供了另一种看法,这种看法认为桌子比原子更基本,这是因为,宏观探测器确定了原子存在的环境海森伯对整体性的评价有些物理学家宁愿回到一个"客观的真实世界"的观念,它的最小部分也客观存在着,就像石头和树存在着那样,而与我们是否观测它们无关但这是不可能的……唯物主义依靠的是这样一个幻觉,即我们周围世界的直接"现实性"可以外推到原子范围但是,这种外推是不可能的——原子不是石头和树那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