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f_research
自从著名刑法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守芬教授在11月上旬在授课时透露最高人民法院将收回死刑立即执行核准权后,11月15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瞻”研讨会上,我国刑法领域的权威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也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消息。(南方网)今年7月,最高法委托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分别牵头起草《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改建议稿。昨晚,贺卫方和樊崇义也分别向记者证实,最高人民法院将死刑核准权收回。(新京报11月29号)最高人民法院享有死刑立即执行的核准权,是我国基本法律《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所明文规定的,同时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义务,以至陈瑞华教授指出,目前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的呼声很高,这个问题不是司法体制改革问题,而是落实现行法律的规定,是法律上的归位问题。我们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这是法治的很大进步,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是逐步累积的过程,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法治是优于人治的一项制度,它的建立也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过程。1999年,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标志着法治这项制度正式进入了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我国人治的传统的影响,我们的法治发展步履艰难,存在许多问题。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尤其对法院的司法腐败和不尽如人意的改革,而且都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具体的改革方案。这是可喜的,是中国法治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力量。司法制度尤其是法院制度是中国整体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要与其他制度协调发展,其建立同样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对制度的信心。历史已经证明,任何突变式的制度设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法院一直在进行着改革和努力,以其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法治的目标。原来的最高法院由于人员不足等原因不能承担全国的死刑立即执行核准权的责任,但一直在努力,据著名刑法专家刘守芬教授介绍,目前最高法院正在准备向全国选调法官以组成专门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复核法庭。这是可喜的进步,说明法院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法治的建设就是这样一步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美好的法院制度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期望的理想,但它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瞬间实现,它需要法院真正的改革和进步。“我们的法院确实是实实在在地作些事情,这应该给予肯定”,刘守芬教授对最高法院将要收回死在立即执行的核准权表示赞赏。法治的每一细微进步都值得我们欣喜。毕竟我们的法治建设是在人治思想浓厚的环境中开始的,是在经历了残酷教训的基础上开始认识的。我们的法治建设的时间还很短,法院改革也是近几年才提上日程,所以在要求法院成为理想中的正义和公正之神仍需一段艰巨的体制改革,而在今年7月最高法委托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分别牵头起草《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改建议稿既是法院加大改革的先声,(新京报11月29日)。 
引用丨四季甜橙丨的回答:古人云:“无为而治。”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千年前的封建帝制时代尚且如此,何况在我们今天的文明社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每每提到法律,人们总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认为它是绝情的,其实不然,如果你能合理的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那么法律将是你最好的武器。现在未成年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为图一时快活,以身试法,为非作歹,偏偏社会上又有很多“法盲”,不知如何运用法律制裁这些坏人,只能打掉了牙往肚里咽,有些受害者甚至草率盲目的找对方拼个“你死我活”,这种作法无疑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什么?你说公理自在人心,天公会为你做主?不必了!在这个文明秩序社会上,你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给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一个有力的还击。什么?你说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颠倒是非,法虽立而无用武之地?那么我告诉你,你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法制步入正轨,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有一个故事: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就是因为迷恋网络,使小新走上了不归之路,导致了最后结局的场面,原本平静幸福的家庭,就这样破灭了。如果回到当时,小新遵守法律,就不会这场悲剧。就如同一场游戏,你不遵守规则,最后受到惩罚的将是你。如果不遵守要求,生命也许就会付出代价。我想,谁也不愿意看到悲剧发生,所以我们要遵守法律。特别是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叛逆期逐渐到了,一旦步入了这样的轨道,那么,你无论怎么后悔都没用了。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法律,给人的感觉总是严肃、神秘、崇高。其实,法律就如同做人的规则,与你的道德、习惯、纪律都一样,规范着你的言行举止。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红绿灯,走在马路上,若不遵守交通法规,闯了红灯,付出的也许就是脆弱的生命。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只因为我们的一不小心,而发生事故。其实,法律很简单。只要我们从小遵守社会治安,这些事完全不会发生。我们现在所要遵守的就是不吸烟、不喝酒、不去网吧、不迷恋网络。做到这四点不就好了?但违反法律更简单,现在,许多人都迷恋网络,不仅是小孩,还有大人。这让我又想起前段时间发生的故事:2009年11月4日,在南京市儿童医院,一位仅仅五个月半大的可爱婴儿就这样离去了。医院值班医生玩忽职守,就让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因医生严重的工作过失,导致入院仅一天的徐宝宝死于南京市儿童医院。事后在48小时内,南京市卫生局针对此事发布了两个观点截然不同的声明,最终认定了院方的过失,院方承诺向患儿家属赔偿51万元。南京市卫生局为什么在48小时内实现180度大转弯呢?第三方的权威证实成为决定性因素。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徐宝宝事件”的大致经过。2009年11月3日早晨,徐定金夫妇带着高烧的宝宝来到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右眼眼眶蜂窝组织炎,收治入院治疗。当晚7点多钟,发现宝宝的病情有恶化迹象后,徐定金夫妇赶忙跑到值班医生毛晓珺的办公室。当时正在玩网络游戏的当班毛晓珺称:“这个宝宝白天不是我治的,他的情况我不了解,有什么情况你等白天管床医生来才说。”在徐定金夫妇俩的再三恳求下,毛晓珺很不情愿地来到了宝宝的病房,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后,并没有遏制宝宝病情的发展。最终,即使徐宝宝母亲三次向医院医生和护士跪求,也没有最终挽救孩子的生命。2009年11月4日,五个月半大的徐宝宝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爸爸妈妈。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医生的玩忽职守,就让这个五个月大的孩子,消失在世界上。医德?谈什么医德?完全就是没有良心。三次的下跪,都只换来冷眼相待。这是什么医生?情况不了解的话,完全可以在检查一次或向家属询问。事情没调查清楚之前还说这位医生很敬业,并没有玩游戏,说过“我不要睡觉了吗”等话。拿出证据了,你们才赶紧承认。这摆明是对一个生命的不尊重!而法律的力量,最终让这件事情水落石出,揭示了某些医生的不良表现。正是因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我们应该感谢法律带给我们的一切。有了他的管制,小鸟就自由飞翔!
海地地震中南美国家海地昨天发生了0级地震,这是加勒比地区近年来遭遇规模最大的地震。海地首都太子港成为一片废墟,总统府坍塌,数千人在地震中遇难。 随着唐山、汶川两次大地震的发生,中国人对地震的痛苦记忆越发强烈,因此我们也对发生在海地的这一次地震感同身受。更何况在这次地震中,还有8名我国驻海地维和部队成员被埋。他们的命运让国人牵系。在这个时候,发生在中美洲地区的地震,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命题。中国的国际救援队60余人,已于13日晚20点登机前往海地参与救援工作。 如果说,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一种力量能够让各国民众都站在一起,那这种力量就是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凝聚力。所谓文明,指的并不是堆砌物质和炫耀财富的能力。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高楼大厦或许不堪一击。但是自然征服不了人类的友爱和互助。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理解,其实征服自然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互相帮助和扶持的过程。有的时候这个过程很困难,因为危险总是不常出现。比如应对温室效应的努力,有反复也有分歧;但有的时候这个过程也很迅速,因为我们在灾难和死亡发生时,突然发现作为个体,我们还很脆弱。 因此,是灾难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守望。感恩是国际合作的责任。我们都还记得,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救援队相继前往四川,参与救援工作。而汶川地震后,当时的海地看守政府总理阿列克西、工商部长杜塞等还前往中国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悼念地震中罹难的国人。这说明,一场地震并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而是一个世界体系的薄弱环节。举例来说,地震发生的海地,人口密集、首都有60%的房屋因陈旧本来就存在倒塌的风险。 而守望既是惦念,也是防范。这一点我们还做得很不够。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些年来国际性的防灾减灾呼声日渐高涨,每每发生灾难时,防灾减灾都会作为重要的政策被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提上议事日程。但是灾难总不常见,因此防灾减灾的进度也会随着生活重归平静而怠慢。如果没有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各受害国家不会用极快的速度建立起海啸预警机制。而加勒比海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因为不经常遭遇自然灾害的袭扰,在防范机制上相应落后。 没有感恩,我们就不会在灾难来临时感同身受;没有守望,我们就不会变得更坚强,更互助。感恩和守望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面对灾难所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