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6

youxiwa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科普文章算不算论文类别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a_lily

已采纳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有多种分类方式。按贡献,分为原创论文和非原创论文(如综述论文)。按获取限制程度,分为公开论文和保密论文(classified)。按出版途径,可以分为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内部报告和电子预印本论文(如上传在康奈尔大学Arxiv网站上的论文)等。按文章内涵要求,则有更多的类型,如学位论文、期刊标准论文、快报、综述论文等。

科普文章算不算论文类别

233 评论(10)

张二平去旅行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关于摆摆动快慢的、关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于动植物特性的观察研究等)
83 评论(14)

tgachang

是说有哪些论证方法吗?
257 评论(8)

sqlzl518

-----如何写好科技论文之我见(二) 闵应骅 昨天发表的“研究动机”是想作为“如何写好科技论文之我见”系列博文的第一篇,想把本人读、写论文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今天要谈的是科技论文大概有哪些类型,算作第二篇吧!这绝不是一个分类,因为本人读、写的论文有限,不能以偏概全。 (1) 新概念 在论文中引进新概念不容易。例如,Claude Elwood Shannon (1916 –2001)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创造很多。他和E F Moore 在1956 年的J Franklin Institute 上发表了“Reliable Circuits Using Less Reliable Relays”一文。此文新在不光是定义了可靠电路,而且证明了用不可靠元件可以组成任意可靠的电路。这是很新的。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元件越多,系统就越不可靠。但是,他说不然。这个证明当然很难。我们有的文章,虽然热衷于引入新概念,但是,只有一个笼统的很不确切的叙述,而且,定义完了就完了,既无定理,又无结论。这样的概念就有玩概念之嫌。因为关于这个概念,你什么结论都没有,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定理的定义是没有意义的。 (2) 新方法 提出新方法的文章很多。例如,在无线条件下的路由算法,就有许多文章。在提出新方法的时候,你一定要说明:你的方法新在哪里?这新方法有什么好处?否则,这新方法就没意义。你也许需要和一种已有的方法进行对比。在对比的时候,应该是公平地对比。不能把人家的方法实现得很糟糕,故意压低人家方法的性能,以显示你自己。 (3) 改进与推广 这一类的文章是最多的。就是说,基本的思想是人家的,不过,你找到别人的文章有毛病,需要改进,或者,可以推广(包括概念推广、方法推广、应用推广等等)。有人讽刺这是“钻文献的空子”。我倒不这么看。能够改进和推广人家的东西也是好的。这常常是形成科学研究主流的动力。科研应该善于跟随主流,在大河中乘风破浪。 (4) 系统实现 在工程领域,系统实现也是可以写文章的。但是,你的系统实现必须是有相当的工作量、有创新点、有实验指标的。一个买来的系统,联起来,做个实验,不好写文章。你自己编了一些程序,刚调出来,没有测试、没有实验结果、没有与类似系统的比较,也不好写文章。 (5) 综述 我们有些研究生,读了几篇文章,就想写综述。其实,那不是综述,那是读书笔记。综述是在对一个领域有了独到的见解以后,指导该领域研究的文章。所以,好的杂志会邀请某领域顶尖科学家写综述,好的会议会邀请杰出专家做特邀报告。 (6)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也应该算作科技论文的一部分。因为科普文章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向大众宣讲科学技术。这是很不容易的。有的科普文章纯粹是故弄玄虚,甚至宣传伪科学。有的则是人云亦云,毫无新意。 当你想写科技论文的时候,建议你想一想,我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
171 评论(11)

xiaolei0101

推荐给楼主一篇范文: 失落的文明 ——玛雅 位于拉丁美洲,亚马逊平原以南的这块雨林中的平地上,一个神秘而又难以捉摸的种族在地球上隐秘地生活着,这就伟大的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始于公元前2500年,终结于公元1697年,是在人类文明史上一支神奇的种族。他们闻名世界是因为他们精准的数学计算与天文观测,同时玛雅人完美的建筑天分与精湛雕刻绘画技艺也是使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与其他四大文明不同,他们既不在发源两河流域,也不发源在广阔平原,他们居住在火山坡与热带丛林之间,以玉米,可可等为主食。他们的文明虽然只停留在石器时代,但是他们利用石头所砌成的完美建筑却能挺立在丛林中数千年,以至于现在的建筑科技都无法与之匹敌,其创造的玛雅文字更是拥有悠久的历史,成为仅次于中国象形文字的古文字之一。而真正使这个种族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独创的天文历法计算方法,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算出日食,月食,木星冲日,以及创造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太阳历法——阴历。他们准确计算出了金星,月球,太阳三者一线的时间与周期,这项成就至今仍然被誉为科学界的神话。 玛雅人与中国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玛雅人生活过的废墟中,考察者发现,这里竟然刻画着与中国八卦图一样的图案!而玛雅人所制作的精密玉器和瓷器,完全可以和清朝时期的华丽瓷碗相匹敌,而且玛雅人的肤色,身高,体形都类似中国人。有学者认为,玛雅人可能是商代被驱逐的奴隶,经过漂洋过海来到了拉丁美洲这块大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玛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就掌握了“0”这个数字概念,比中国人和欧洲人都早了800年至1000年。他们还创造了20进位计数法,他们的数字演算可沿用到400万年以后。这样庞大的天文数字,只有在现代星际航行和测算星空距离时才用得上。而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刀耕火种,用树叶遮体,用可可豆作媒介以物换物,这样的数字演算他们用得着吗?科学家们还在玛雅人的地下宫殿中发现了5个太阳纪的计算,而第五个太阳纪的结束,正是在2012年12月21日。科学家们仍然在不断研究,希望能够理解出碑文上那些尚未被读懂的玛雅古文字,找出能够推翻那些谣传2012年即是毁灭年的说法。玛雅人计算的精确程度可以与现代计算机的计算程度相匹敌,古代玛雅人怎么样算出如此精准的数据?这也是科学家们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 我们至今无法想像玛雅人到底是如何灭亡的,有专家提出可能是自然灾害,或者是疾病暴发,但是也有不同的观点那就是玛雅人的灭亡是由于内部的暴乱与恐慌,许多玛雅人都想当上国王,拥有土地,玛雅的贵族们争相抢斗权势,部落之间还经常爆发战争,使得当时生灵涂炭,许多玛雅人遭到屠杀。更有专家认为是玛雅人抛弃了原来的城邦,转而移民到外太空,无论哪一种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玛雅人灭亡之谜,至今仍是考古学家们争议的一个话题。 现在,专家们发现的玛雅金字塔,玛雅太阳塔等已有十余座,这些完美的建筑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的神秘,玛雅人独有的数字,文字,历法,建筑,以及那些现在连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不曾讲过的神秘高深的知识,随着玛雅部落的衰亡,已经荡然无存了,我们只有通过那些墙碑上的玛雅文字与数字来学习玛雅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了。玛雅文明如同它本身在历史中的地位一般,神秘而又难以捉摸,人类文明从未到达过的巅峰,在几千年前的玛雅文明中,早已体现地淋漓尽致。玛雅这个神秘莫测的词语,已经深深地沉睡在了浩瀚历史长河中…… 人类现在对玛雅文明的探索仍然不停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玛雅人会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向我们诉说那些不为人知的文明发展史…… (阿元头原创,2011年2月8日完稿)
30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