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0

苏德伟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绍兴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比赛时间表初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林某某

已采纳
高考2001年高考中,获浙江省文科第1名、第3名,浙江省理科第7名、第9名,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的共有8人; 2002年进入省文、理科前100名的有4人,并荣获省文科第16名和理科第18名。 2003年有一位考生获省文科第7名、绍兴市第1名;有一位名列省理科总分第57名。 2005年参加高考,包揽市三个状元:刘小君、黄丽同学获市并列理科状元,刘崚昱同学获市文科状元。其中刘小君、沈一峰同学还被排列为省理科前10名。全绍兴进入省文、理科前100名共39人,学校占7人。沈一峰等近60位同学被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名牌大学录取。(含兼制期间下同) 2006年高考:吴文龙同学总分名列浙江省文科第49名,裘彦成同学为嵊州市应届文科第1名;嵊州市文、理科前10名,学校占8人;是市区普高唯一完成(并超额)重点线指标的学校;尹鑫同学被中国空军航空大学录取;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1人。 2007高考:黄梦迪同学获嵊州市文科状元,徐家汇同学获理科第一名;黄梦迪、许议元进入省文科前100名;市前十名理科占7人,文科占3人。北京大学录取1人。 三届(2005—2007)高中毕业生考入北大、清华的有6人,考入复旦、浙大、人大等著名品牌大学的有120多人。高考上线率高达8%。 2008年再次取得优异成绩,高考获浙江省理科总分第1名、第7名,获省文科第4名(绍兴市第一名),共有5人进入浙江省前100名。 重点上线300多人。 中考2005年李希盛同学获市中考状元。市前10名学校占4人。中考六项指标中,分别获综合考评、各学科总平均分、总分优秀率、总分合格率、各学科平均分等,五个全市第一第一。2006年中考杨玚同学以716分高分蝉联嵊州市中考状元,市前10名学校占5人(仅300名考生)。市前30名占12人,市区公办普高升学率全市最高。2007年中考市前十名占7人,市区公办普高升学率全市最高。 2003年全省高一夏令营数学竞赛沈一峰同学获第一名;2004年省高二化学竞赛,8位同学获一等奖,张浙波同学获第一名;2004年高三化学竞赛中,沈一峰等三位同学获省一等奖,刘小君等三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学校获省集体优胜奖;2005年省高中化学竞赛中,徐镭等四位同学获一等奖;省高中数学竞赛中,史博方、赵立同学获一等奖;第九届浙江省初中自然科学竞赛,李希盛同学获省一等奖。 综合在市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学生获一等奖以上共236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55人次,其中省一等奖以上22人次。 此外,学校还在市第八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初、高中两个团体总分第一。校健美操队2004年获浙江省第二名和精神文明优胜奖。学校篮球队、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多次获得嵊州市冠军,并在绍兴市比赛中获奖;体训队队员在绍兴市运动会中获得奖牌,并在浙江省运动会中摘取金牌。学生在省、市演讲、征文、书画、文艺比赛中获奖。2010年,学校篮球队和羽毛球队在嵊州市比赛中获得5项冠军。 合作教学成效显著:1.有关合作教学的课题有2个分别获得浙江省规划课题和浙江省重点课题;2.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合作教学实践探索》一书,该书还获得了绍兴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合作教学实践探索”获绍兴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并作为优秀成果推广项目;4.有关合作教学的经验分别被《上海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报》《教育信息报》等报刊推介;5.《小团队合作教研:超大规模学校教研的另一种思路》于2011年被《上海民生发展报告》收录采纳。 专著课题学校出版教学专著《合作教学实践探索》;“高中化学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获浙江省第二届教研课题成果一等奖,“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资效益分析研究”课题获浙江省二等奖,“基于特色学校建设的合作教学实践探索”绍兴市优秀课题成果推广一等奖,“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绍兴市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 此外,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及评比获奖的近200篇;并参与省级课题《案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和多项市级课题研究。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达257篇;出版专著《开放式教育的实践探索》,省课题《构建省级重点中学教育优势辐射网络实践研究》、《中小学教学仪器投资效益调查报告》分获省二、三等奖。 浙江省嵊州中学1998年被评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2008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百年百强名校,是浙江省文明单位 、浙江省治安安全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家庭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中央教科所、中国科学院挂牌授予“中科院726”项目研究和“综合实践教育”国家级课改实验学校。 初中部2012年先后被评为“中国民办教学百强学校”、“浙江省新锐民办学校”、“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

绍兴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比赛时间表初中

143 评论(15)

荒野地

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 农乐溶液 情况记录 对照 50mg/100ml 花盛开,1周后凋谢 花6天后谢 100mg/100ml 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时比对照组略大 花6天后谢 15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20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300mg/l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三、分析和讨论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选自《中学科技》1994年第4期)二 整篇作文自选题目,利用最近一段课余时间(半个月或—个月),尝试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题目的选择很重要,可结合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某门学科的学习、钻研,或者结合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或者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然后参照课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去认真搜集并分析材料,提炼出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安排好合适的结构,快速起草并细心修改,最后认真誊清。课文后所附例文可供参考;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参读一些报刊上新近发表的科学小论文。下列题目供参考:1.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2.××江的污染小议3.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4.也谈敬畏生命5.析生物链
242 评论(11)

pizi234

静电的原理人可以在灯光的照耀下,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小纸屑又能不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在塑料板上跳起舞来呢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首先,我们准备一些小纸屑和一根塑料棒,把小纸屑放在桌子上,再把塑料棒在身上来回摩擦多次,然后马上用摩擦过的塑料棒去吸小纸屑这时候,奇迹出现了,小纸屑穿着美丽的衣裳,开始翩翩起舞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静电产生了作用,静电是怎么来的,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A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这就是所谓摩擦起电了 日常生活中,干燥和多风的秋天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 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有些还对人体造成危害 了解了静电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想方设法避免它对人们的伤害,还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制造机器设备来服务人们
35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