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idandan
当前就业形势从公开的就业人数上面来看属于历史最大规模,但就我本人来感觉就业对于985、211及传统的一些老一本院校,不存在问题,除非你想要条件非常优越的单位。一般一本及二本大部分找的工作是3000到5000元工资范围,管住。从专业上面来看,经管类、计算机、工科这里专业比较好找工作,当然其他专业并非找到一个还可以的工作很难,只是没有把握住找工作的时机秋招,没有做好找工作的准备,不能踏出找工作那一步,现在企业来学校招聘的很多,你准备了就基本差不了多少。当然目前大多数学生比较短视,只关注自己听到过的企业,还有许多厉害的隐形企业往往被忽视。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稳定。数据显示,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6%,与2016届的8%基本持平。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稳定。慢就业趋势更加明显。未就业人群构成方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准备读研和留学,而正在找工作的人群逐年减少,同时慢就业趋势明显。2017届本科毕业生准备升学的比例已超过正在找工作的比例,成为未就业人群的首要构成。中西部就业比例上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逐渐上升,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
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竞争力大。作为大学生你就要做的差异化,与别的人不一样,你才有卖点;才有机会。。。。
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一类高级人才市场,具有与一般劳动力市场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初次性。大学毕业生学成后初次就业,缺乏就业经验,而就业的愿望又比较迫切,对就业的期望值一般都比较高,理想与现实容易产生矛盾,对此要特别引起注意。2、专门性。大学毕业生均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与一般的劳动力市场相比,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就业率相对比较高。3、时效性。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由于全国大学生毕业的时间基本一致,要让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此期间就业,任务十分艰巨。4、群体性。全国每年有上百万名高校毕业生第一次进入社会就业,这是一个特殊群体。为此,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精心组织安排,做好工作,才能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上述特点,毕业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市场就业。市场是变化的,毕业生的就业策略也应该是变化的。当市场需求大时,毕业生可提高期望值,好中选优;当市场需求小,毕业生应降低期望值,低中选高。当然,劣与优、低与高都是相对的,毕业生可酌情而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择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白自己最基本的权利就是选择权,基本的义务是服从国家的需要,遵守市场的规则。只讲权利不尽义务是不行的,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有服从国家需要的义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学生的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毕业生在市场上选择单位时,要首先考虑国家的需要。注: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