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幼儿园教学论文小班语言教案

  • 回答数

    1

  • 浏览数

    228

闪电骆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幼儿园教学论文小班语言教案

1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strologer

已采纳
教案例案1:一、设计意图:故事《脚步声》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文学作品,兔奶奶根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判断是谁来了。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判断,不但发展了幼儿细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儿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根据孩子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出现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单化,便于孩子学说。   二、活动目标: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三、活动准备:操作图片;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四、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2、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教案例案2:    一、活动目标:1、通过听故事向幼儿渗透遇事不能用哭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2、在倾听、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和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内容。    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在倾听、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    2、难点:理解小老鼠、小兔子、小猫小猪的哭和小小熊的哭之间的不同。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图画书《谁哭了》,幼儿围在活动室围半圆坐。   2、心理准备:事先将图画书投放在图书区,幼儿自主阅读。   四、活动过程:1、导入:你哭过吗,为什么哭呢,哭有用吗。观察封面,引出故事。   2、倾听与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画边有感情的讲述故事《谁哭了》,熟悉故事内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3、讨论与交流:引导幼儿在讨论中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园教学论文小班语言教案

20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