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de2000
读书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读书还象以前那么重要吗? 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对这个问题感到迷惘,我的观点是,读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互联网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互联网代替不了读书。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教给我们本领,可以纠正我们的过失,在书籍中,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原本是如此地美好!也许有人会说,现实社会中,有许多的大老板,大富翁都不读书,不是照样发大财、赚大钱,那么,我们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此话差矣,的的确确,现实社会中,有许多的大老板、大富翁不读书,发了大财,赚了大钱,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在我国的众多私人企业中,有多少能够与国外的百年老店如可口可乐、埃克森石油、杜邦化工、IBM、通用电气等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企业相提并论呢?相反,在我国短命、失败的私人企业多的不可胜数,我们的大老板、大富翁,他们所缺乏的是什么呢?据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天都要抽出一小时来读书,世界首富都如此重视读书,更何况我们这些离世界首富相差很远、很远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读书呢?但是,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读书人,死读书,不解决实际问题,成了书呆子,这样的读书,不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我认为,与其说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一味地死读书,还不如不读书的好。正确的读书方法,也许应该是,在思想上要重视读书,要在有选择的前堤下读好书,时间上对读书要给予保证,但我们也要勇敢地走出书本,勇于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读书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的读书行为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否可以这样说,理论联系实际的读书,才是有意义的读书? 
读书的益处读书是一种乐趣,此趣犹如饮芳醇甘冽之酒。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灵机一动,读书之趣将启。正如林语堂所说:“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也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同趣字得来。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趣字有关。”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日夜身处于图书室,一边啃干冷馒头,一边全神贯注,查阅书籍,不以为苦!这有趣故事在国人中已传为佳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机是趣之内在强大动力,趣之浓使人生发了痴,痴心读书比比皆是,如巴金在《我的幼年》中所言:“天下第一乐事,无过于雪夜闭门读禁书”、“我只有在书本上去寻找朋友。”再如画家王冕,在少年时一边放牛,一边坐在柳荫下看书。 兴趣不分时空。一个虔诚有趣的读书人,不论在校内校外都可以读,也不论春夏秋冬。曾国藩在家书中答复他弟弟想到京师读书以求深造时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承皆可读书。”欧阳修自承最佳的读书时候乃是“三上”,即:枕上、马上、厕上。“两脚踏东西文化,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所说:“凡是没有读书癖好的人,就时间与地点而言,简直是等于幽囚在周遭的环境里边。他的一生完全落于日常例行公事的圈禁中。”一年四季之中也自有不能读书的充分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来真迅速,收拾书包过新年。 兴趣因人因阶段而异。宋代某大儒在提到《论语》时所说,读《论语》的人很多,有的人读了之后,一无所有,无趣;有些人对其中某一、二句略感兴趣,但有些人则会在读了之后,手舞足蹈。一个人不同人生阶段读同一本书,可以得到不同的收获。在三十而立读《易经》所得到的滋味淡,在不惑之年所得到的滋味浓,在知天命之时人生阅历更丰富时所得滋味如原汁原味,十分纯真。 读书之趣是求知的内驱力,是创新的强大生命力,是精神生命的源泉,因此,我时时处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手不释卷,津津有味,坚持不懈地读书。望采纳,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