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qi201314
一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路过小河时,突然传来一叹息声,小燕子找来找去 ,总算找到了正浮在水面上的小鱼,于是他眨了眨眼睛奇怪的问:“我说鱼老兄,人类发展的这么快,你应该感到高兴吧” 小鱼哭丧着脸绝望的说:“是啊!我本来是应该高兴,可、可是……你看四周吧,雪碧瓶、塑料袋、纸盒子……什么垃圾都有。水原来是清澈见底的,可……现在呢?黑漆漆的,快和墨水一样了。” “啊?人类也太过分了吧!对了,你们家族没有人受伤吧?” 小燕子皱着眉头说。 “哎呀!别提了”小鱼有气无力地说,“那边几个化工厂,每天都排放滚滚浓烟,我的哥哥差一点就……被熏死了。” “当然,我还有个心愿,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实现。”小鱼红着脸,勉强一笑地问道。 “什么心愿?我尽量帮你实现。”小燕子两眼发光,恨不得马上帮他实现。 “ 我……想让你告诉 人类,需要环保!”小鱼已经奄奄一息。 “行,我一定会帮你的。”小燕子坚决地说。 小鱼笑着合上了眼,离开了这个世界,小燕子强忍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小燕子大声地说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创建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其量化的指标体系既包括人文、资源、环境等领域,又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主法制、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等方面;既包括城市的现实实力,又包括城市的发展潜能,是对申报城市发展环境和综合实力的大检阅。近年来,苏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得益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共赢,人民生活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创建文明城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我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区财税局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财税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责任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开拓、开放、富裕、文明、安定、健康”的港城文明创建活动,树优良作风,抓优质服务,创优美环境,树文明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财税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始于 1995 年。当年张家港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央新闻单位集中宣传推介了张家港的经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国掀起向张家港学习的热潮。1996 年 10 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决议》,第一次把文明城市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并称为 “ 三大 ”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写进党的《决议》,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成为全国各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国迅速掀起了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热潮。 文明城市是评价一个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是建设“四个随州”,实现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随州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文明城市是评价一个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是建设“四个随州”,实现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随州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精神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会让我们的城市容貌更加漂亮,城市的灵魂和品位更加高尚,从而具有更多的魅力和亲和力。 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决定着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树立良好对外形象的重要途径。在创建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容环境、社会秩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大量事实证明,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珍贵的“无形资本”。 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居住环境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等问题,都是创建文明城市过程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因此,创建文明城市也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 精神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会让我们的城市容貌更加漂亮,城市的灵魂和品位更加高尚,从而具有更多的魅力和亲和力。
近30年来,中国经济维持了高速增长。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突出体现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对河流、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这些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尽最大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河流、土壤的污染大多局限在一国范围之内,而空气污染所造成的酸雨、温室效应等的影响则是不分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因此,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空气污染。但对于中国来说,两者同等重要。 事实上,中国政府也是从战略上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目标,并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指导性文件。 为了降低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采取了各种优惠措施,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政府还坚决关停小火电、小水泥厂等高污染、低能效的落后产能。今年前9个月各地已关停高耗能、高排放的燃煤小火电机组250多台,合计装机容量903万千瓦,到2010年还将关停燃煤小机组5000万千瓦以上,同时关停燃油小机组700万千瓦至1000万千瓦。最近又要求在近期内取消对高耗能企业的电价优惠。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技术改造的力度,“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到2010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由2005年3%提高到2%。此外,中国也在努力与国际社会合作研究清洁煤技术,这将为中国清洁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提供可行的技术条件。 在立法上,全国人大正在审议修改1998年施行的《节约能源法》,这部法律将把节约能源确定为基本国策;《能源法》也已提上立法日程;《可再生能源法》已经于2006年开始施行,这部法律对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规划,并将逐步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 不仅如此,中国也在通过各种措施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节能意识,这些措施将在以后的几年里取得明显效果。通过改革定价机制,汽油、天然气的价格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普遍提高人们生活中的节能意识,同时也提高人们的节能技术水平。对公众的引导教育可以说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它不仅促使人们践行环保理念,还将促使人们监督社会上的非环保行为。 可以说,为了节能减排,中国正在动员全社会所有的力量。但是,应对温室效应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他们应尽的义务。正如上文所述,空气中人为累积的CO2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由发达国家排放的,并且现在发达国家依然是排放大户,因此对于温室效应发达国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凭借着数百年来积累的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发达国家完全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应从技术和资金两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环保很重要~~地球是大家的’(地球只有一个)~~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导: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16个~经济损失八千万人民币(保守估计)~导致每年三十五万人提前死亡~~(有何方法?)(拒绝外国工业?)(可是利益上会受损)(健康重要’还是财富重要?)~请大家三思~据报导:五湖三江都被污染了~~因为招揽连外国他们自己都不敢要的工业’(工业废水’有的很毒)~~唉!我们只管眼前有钱赚~(下一代可怜了)~~祝福大家!中国大陆三分之二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