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1
中国,横亘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强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就了全世界最突出、最明显的季风气候。虽然它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水热条件,为我们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它也为我们带来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其中,台风灾害更是沿海地区挥之不去的梦魇。每年夏季的台风都对我国沿海带来严重的影响。 N Zwi3 pp >F)A0v 祸也? Y"m}=/4{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俗称台风(typhoon),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天气系统。热带海洋的高温海水不断为热带气旋带来充足的水汽和热量,使得热带气旋不断壮大、增强。而拥有世界暖池之称的西北太平洋更是热带气旋的绝佳摇篮。根据统计,每年有32股热带气旋在这里诞生,其中一半都会加强成为中心附近风力超过12级(>6m/s)的台风,更有3~4股会加强为中心附近风力超过16级(>9m/s)的超强台风。因此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热带气旋最多、最强的海域。紧邻太平洋的我国平均每年都要遭受7个热带气旋的登陆。可见我国的台风灾害之多。 KHeeB`V>J )c m^;(#pV 众所周知,台风的三大武器就是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下面我就列举一些例子: ,V;HM F ~P*{%=a 狂风:2006年8月10日傍晚,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以60m/s的风速登陆浙江苍南,当地测得极大风速81米/秒,相当于2秒内跑完100m赛跑!台风中心经过的地方树木大都是被拦腰整齐地切断,很多房子被削去了一两层。桑美给温州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 xp]9Z]J1l aZo>3z; 暴雨:2006年7月中旬,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后的残余云系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湘南、粤北相继发生大洪水,过程降雨量超过500毫米,相当于几天时间下了一半的年雨量。洪水不仅冲毁了当地的城市、交通设施,而且还带走了上20亿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难以统计的伤亡。 gaE8/JSr W/%9=g$m 风暴潮:1994年8月中旬登陆浙江温州的9417号超强台风Fred,给温州带来了有记录以来最强的风暴潮,瑞安和温州港的潮位分别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潮位21米和65米。温州市百余公里的海岸线纵深1公里内尽成泽国,江水混杂着潮水淹没了其以北纵深7公里的土地,最深处超过3米。 i=V2 /W} 6O*lZNN 由此可见,我国台风灾害之重。 (/!zHq 5wv7]F< 但是,热带气旋给我们带来的都是灾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m RC 6E_YUk?KW 福也! 0sF|Y%N 由于地球各个纬度受热都是不均匀的,纬度小于35度地区始终是处于热量盈余的状态,那么多出来的热量就储存在海洋中,而大于地区35度的地区则相反。所以自然界就要通过某些方式来维持地球热量收支平衡。这项工作主要由洋流和大气运动来完成。大气运动中,除了高纬度冷空气和低纬度暖湿气流外,热带气旋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的流程是这样的: d$n<^ ~Z G"Hj$ U/h@Q/~U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水汽液化 气流与地面的摩擦 NT9|``^Z 太阳能——低纬度海水的内能——大气的内能——台风中气流旋转的动能———高纬度地区空气陆地的内能 ao@CPB6N 以上就是台风存在的意义。总的来说,台风是地球维持热量收支平衡的一种手段。 lA4TWU (] nt%p@e!, 台风也是沿海地区重要的降水来源。在热带地区,每年有四分之一的降水来自热带气旋。而我国,特别是华南沿海,夏季的降水有近三分之一的降水来自台风。假如某年的台风偏少,那会怎样呢?的确,风灾、洪灾、潮灾是会减少,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旱灾。例如2004年,仅有3个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省,其中只有8月底的台风艾利带来的降水比较可观。正当人们对台风灾害减少津津乐道时,旱灾肆虐了。从2004年8月开始,一直到2005年6月,广东西南部、海南秋冬春连旱,04年底05年初珠江流域咸潮肆虐。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x_wWe>0 ,}wFQ9*|W 转祸为福! ]3 QW/k~ 综上所述,有台风可能是祸,但是没有台风就一定是祸。既然我们每年都无法避免受到台风的吹袭,也不应该抗拒台风的吹袭,那么我们更应该做好一切防御,让台风转祸为福。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0: B%,n UM 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台风造成的重大灾害只能留存在史册之中。 
第二届地球不需要浓妆地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美丽了,蓝宝石般的肤色使她成为太阳系中最美丽的一颗行星。她不停地转动着,她身边的一切也在不停地转变。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身边出现了一群化妆师——人类。起初,人类只是在地球的身上零星地点缀些房屋,理理地球那多年无人打理的毛发,让地球看上去更加美丽,更加精神。化妆师们认为这样给地球打扮,不妥,地球还是那个老样子,并未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于是,他们开始对地球进行大规模的整容行动。首先,化妆师们整治的对象还是地球那“郁郁葱葱”的毛发。他们认为头发过多会影响视觉效果,再者地球的毛发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那就是给地球理一个碎发,越碎越好,有可理出一个碎得不能再碎的发型——“三毛”。若是一不小心将那三根毛弄掉的话,就可能变成“濯濯童山”了。所以说,化妆师们也不知道地球是否有可能被他们理成光头。他们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我们的目的是让她的发型变得前卫,怎么会给她理光头呢?”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为了让地球的发型更加前卫,他们立马破土动工。殊不知,按他们的计划发展下去,地球变成一个大光头将成为必然。于是,他们请来了很多的伐木工人和搬运工,将伐好的树木全都搬往他们已经规划好的地方进行建房大行动。当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时,地球确实变得越来越美丽,发型也变得越来越前卫了,化妆师们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伟大。他们认为他们大胆的设计是成功的。于是他们让伐木工人进行掠夺性的开发,让建筑师们疯狂地建房。本来生活得悠闲自在的地球不再觉得自己活得轻松。机器们没日没夜的吼叫让地球感到心烦意乱,建筑时飞扬的尘土让地球喘不过气来。于是,地球开始悲伤,开始流泪,泪水淹没了很多的城市。但化妆师们不理会这些,他们只是一个劲地干他们的。他们不但要给地球理头发,做衣服,还要给她“涂脂抹粉”。本来碧蓝剔透的脸蛋,被他们的脂粉一弄,变得浑浊粗糙起来。不仅如此,他们还给她抹上一层厚厚的油彩。地球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打扮变得更加美丽,相反,还失去了以前的清醇。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开始发怒,她呼啸,她流泪。当化妆师们被地球的泪水冲到老远时,他们才明白她们给地球的妆太浓了,浓得让地球快要停止呼吸。他们意识到他们不是在装扮地球,而是在折磨地球,并且他们并未使地球因他们的存在而焕发出更迷人的色彩。于是,他们开始给地球卸装,好在他们的醒悟还算太迟,卸了妆的地球又充满了朝气,洋溢着一脸的轻松。豪华落尽见真淳,地球又像以前一样悠闲自在地转动着第三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之论文写作辅导建议安徽界首一中 刘金老师大赛论文写作题目: 灾害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几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自身在不断地同大自然协调与抗争中得到发展。自然灾害可以破坏人们已有的家园,但它阻挡不了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科学发展注重的是经济、社会、人文、自然间的协调发展,主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以牺牲生态、资源、环境为代价,坚持的是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就其内容而言,减灾当属重要内容,因为减灾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请以“防灾、减灾,提升自我防护和生存能力”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600-800之间。 (注:也可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提交作品)大赛辅导之写作建议: 一、写作思路: 可主要围绕灾前防灾和灾后重建两个大的方面展开思考与论述,要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主题,即要科学防灾和重建。 参考思路:第一步,**灾害(如地震、雪灾、洪涝、干旱、台风等)之成因与危害分析;第二步,加强灾前应急预案(包括灾前准确检测预警、灾中科学调度部署、灾后及时修复与合理安置)建设的重要性;第三步,就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灾与重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既可从宏观层面,如国家或政府在大的决策层面需……;也可从微观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如对灾后交通、电力、通讯、农业或灾后卫生防疫与心理修复等具体方面应……;还可就这两个方面兼有论述)。最后,略作总结。 二、写作要求: 1、字数在600-800之间。2、要观点鲜明,思路明确,论证有力,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切忌罗列啰嗦。3、字迹清晰,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4、初稿请用方格纸撰写,以便修改指导(各班辅导由本班地理老师负责)。 三、参考范围: 围绕2008年1月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日汶川地震,重点内容是对灾害的深层次分析和今后减灾防灾的建议。具体征文范围为: (一)灾害天气过程及气候背景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 (二)灾害后对输电线路、变电设备进行抢险、加固、恢复重建方面的经验与做法,灾害后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的荷载周期、设计标准的思考,灾害后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破坏的应急机制的探讨,在输电线路、变电设备运行中采用防冰、除冰和融冰技术的探讨。 (三)灾害中的应急通信需求分析,卫星遥感与卫星导航在应急减灾中的应用,移动卫星系统及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卫星通信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四)灾害条件下铁路应急指挥和运输组织、保证铁路设备正常运行应急对策和措施,极端气候条件下铁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及应急预防措施。 (五)公路交通灾害损失及评价,应急预案制定、实施及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公路交通防灾抗灾能力的措施建议。 (六)灾害对航空运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通用航空与防灾、减灾、救灾。 (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与灾害有关的土木工程技术存在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 (八)灾害对我国农业减灾工作的启示,农业科技在抵御灾害中的作用,农业应对灾害的措施与对策。 (九)灾害对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造成的巨大损失及评价,灾后林业与生态恢复重建。 (十)水产经济动物低温保苗促繁及养殖模式优化,水产经济动物低温性疾病防治。 (十一)灾害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的影响及应急防控措施。 (十二)自然与社会——08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 (十三)雨雪冰冻与融化、地震引发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的成因分析;雨雪冰冻融化、地震引发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 (十四)汶川地震与防震减灾。 (十五)抗震救灾过程中心理援助的方式与方法;如何组织开展震后受灾群众的中长期心理重建工作。 (十六)建筑抗震标准和设防;建筑设计与施工;震后设施抢修与维护;灾后重建规划与设计。 (十七)地震灾害后的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应急防控措施及对策建议;地震灾害对我国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损失及评价,灾区恢复畜牧生产的对策建议;灾害情况下的畜禽资源保护。 (十八)地震衍生灾害(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预报机制研究;地震衍生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及运行机制;如何完善以县为主导的地震衍生灾害群策群防管理及预警体系;如何建立以县政府为主导的减灾防灾高效决策体系。 (十九)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二十)灾害对卫生防疫工作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如何做好灾后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消毒等工作,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四、论题参考: 如:我为汶川灾后重建进一言 由汶川地震看我国救援产业的发展方向 大灾之后加强幸存者心理修复至关重要 科学防灾之我见 科学防范**灾害之我见 地震来了,怎么办? 让灾区人民具备防灾减灾意识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