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q90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社会的责任,更是父母的职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首先接受到了来自父母的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表情都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性格、意志、品质、自尊、自信等多是在家庭环境里形成;孩子的自立、自主、心理承受及心理平衡能力、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社交能力及合群、协作素质等也多是家庭教育的成果。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孩子从小进行良好教育,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我们的女儿今年六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行为习惯方面,从幼儿阶段开始,我们就要求她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穿衣、洗澡等;我们经常带她到大自然去,让她亲近大自然,了解农村的各种农作物和牲畜,感受农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培养她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我们有意识地带她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到公园游玩,鼓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在此过程中教会她如何与人相处,让她懂得谦恭礼让、文明诚实。有时我们在做家务活,孩子出于好奇也想跃跃一试,拖地板、抹桌子等,我们不会因为她还小、添乱而拒绝,总是耐心地进行指导,让她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能让孩子从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主、自信、自强的意志,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学习习惯方面,现在,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特别可怕的是有的孩子从小做事磨磨蹭蹭,即使他们现在学习非常好,到以后的学习都非常麻烦。所以,我们提倡集中精力把作业做完,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敏捷灵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做作业时,我们要求孩子做完后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如日记写好后自己读一遍,可以让她自己发现漏字、错字、漏标点符号等问题。 二是加强与孩子进行沟通。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我们周围有些家长借囗忙而很少与孩子沟通,对于孩子的事要么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要么武断包办,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自由选择和判断的权利,等到出了事还觉得不可思议。在我们家,就经常利用吃饭、散步等在一起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孩子小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学到些什么东西等,及时捕捉孩子思想上的细微变化,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依靠,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家长对待自己父母、邻居、朋友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精神、家长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在做着孩子的榜样,而且家长的一言一行必然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不能在自己沉迷于赌博中时还要求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不能在自己撒谎时还要求孩子诚实,不能在自己面对挫折唉声叹气时还要求孩子坚强乐观,不能在自己对工作三心二意时还要求孩子认真负责持之以恒。 四是多表扬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不要吝啬表扬。当孩子哪怕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时,要赶快夸奖他,并指出以后努力的方向,给孩子树立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如何改正错误。记得有一名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生活中,我们尽量表扬孩子,孩子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如我女儿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由于古筝入门很容易,越到后来,难度不断提高,孩子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时,我和妻子就安慰她,从每个小小的进步中鼓励她,帮助她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目前,她的古筝学习成绩扶遥直上,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 五是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知识之门,是学习班的发动机,不感兴趣的东西,孩子怎么可能去追求呢?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发现、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育和引导。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喜欢替子女报各种学习班、兴趣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样样精通,却没有考虑孩子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有些甚至只是圆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而已。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可能什么也没学好,还可能挫伤了学习的兴趣,从此惧怕学习,厌恶学习。我发现,我们女儿对音乐、绘画及手工制作和少儿舞蹈这三门兴趣班,由于她这方面兴趣高,而且有一定的天赋,目前,学习进展很快。 六是家长成员间要配合默契。为了教育好孩子,作为家长的各成员之间要配合默契,形成合力,对孩子的要求、态度、引领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间目标一致,态度不统一,往往会使某一方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受到另一方的干扰、抵消,甚至扭曲、对立,孩子在多重选择面前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家长的心血必然付诸东流。我及我的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习求知,培养形成一种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心态各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成人、成才、成功。 以上是我和爱人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几点经验和体会,目的在同各位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的好经验、好做法,并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如果一个妈妈美人迟暮,垂垂老矣时,心底最遗憾的肯定不是没舍得买哪个包,也不是没有嫁给国民老公宋仲基,一定是没有在黄金童年期教育好孩子!一提到孩子,再淡定的父母也会紧张起来。一场关于早期教育的妈妈沙龙里,众多年轻妈妈正在提问,层出不穷的问题各式各样,妈妈们的焦虑却是一样:孩子的早期教育里遇到的问题实在太多了,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专家的答案,到底该听谁的?权威讲的理论不实用,实用的“偏方”又不靠谱。带孩子已经忙到心烦意乱,哪儿还有精力去筛选靠谱答案?妈妈沙龙里回答问题的“喵姐”高寿岩却在早期教育领域里“相当有一套”。“喵姐”是是粉丝妈妈对高寿岩的爱称,意为她像猫咪一样从容独立优雅,又像邻家姐姐一样为没有什么育儿经验的妈妈指点迷津、教授一些实用的早教知识。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从1990年到2016年,喵姐在早教领域摸爬滚打了26年,在这个领域她投入的努力至少达到54200个小时。靠谱地说,喵姐可以称得上是专家中的战斗机了。初心始定:教育专业的“学霸”1990-1997年,喵姐求学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是学前教育,师从国内学前教育的泰斗陈帼眉教授,研究方向是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校园时代的喵姐对待专业知识有着一种孜孜不倦的渴求。90年代初期,致青春式的校园爱情在的北师大已是常态,但平时也肆意青春的喵姐一到期末考试前就“失踪”了,男朋友要想找她只能到图书馆陪着看书。本科期间,她的学习成绩总是班级第一,甚至英语(精品课)四级都冲着满分努力。在后来的回忆中,喵姐说当时的自己虽然一直很努力、很认真,但一直没有从容不迫的感觉。或许不断提升的神经太过于紧绷,但这也让喵姐始终走在专业同学的前列,包括学术研究方面。在校期间,喵姐就在《启蒙》、《学前教育》等专业教育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是同学们眼中名副其实的“学霸”级人物。研究生阶段喵姐将自己的方向定为“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此后便再也没有更改过。工作后喵姐主持开发了多套国内著名儿童教育连锁机构的课程,是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特约专家,美国PAT国际认证爱婴导师,新浪亲子、凤凰亲子、宝宝树、摇篮网等各大网站育儿专家,也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在早教方面,喵姐在全国各地做过100场以上大型家长讲座,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不断探寻着世界学前教育的先进理念。“在我的记忆中,二十多年的岁月好像没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最令人‘愤愤不平’的是,她居然还那么瘦!而且她那副认真执著,又带着淳朴的表情,和她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没有多大区别。”二十年过去了,喵姐的大学同学,也同是从事早教事业的刘湘梅老师如此感慨。可能是经常与孩子相处,喵姐的童心常在。心态的年轻也会反映在脸上,如今四十“高龄”的喵姐看着就像一个邻家姐姐,因此也被一些年轻妈妈们称作“冻龄女神”。每当被人叫“冻龄女神”,她都得乐上一阵,她知道这包含着一份尊敬与欣赏。由己及人:以推广早期教育为己任工作后的喵姐经常给家长提供咨询、讲座和培训,解决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每当看到家长焦虑的样子,她都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帮助家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解决当前问题。尽管如此,喵姐还是没有切身体会到咨询家长的焦虑与无助,直到她的宝贝女儿到了青春期。女儿成长过程中会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状况,而专业知识便是喵姐应对各种状况的对症良药。在女儿两岁多即将上幼儿园的时候,喵姐发现她特别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只要身边有陌生人经过,女儿就会像受了惊吓一样,甚至被某些医生判定为“自闭症”。通过悉心的陪伴和自己专业的经验,经历了半年时间,女儿慢慢地改变了,顺利地适应了幼儿园;刚上学的时候,由于社交能力的原因,女儿自己没有朋友,甚至不想去上学,还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使劲吸鼻子的坏习惯,这些都被喵姐的专业知识轻松地解决掉了。但是,在女儿青春期的时候,束手无策的感觉真正“袭击”了喵姐。女儿的叛逆行为让她觉得之前的知识和经验好像都失效了,焦虑、无助的情绪笼罩着她。“之前咨询过我的那些家长焦虑的眼神突然浮现在眼前,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的无奈。”喵姐这样说自己当时的心境。短暂的失落之后她便开始更加深入的学习,翻阅了大量国内外儿童心理发展的图书资料,从出生开始,一直到十八岁的心理研究成果无一落下。喵姐重新投入学习,一方面要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情况类似的家长。“这也是我从心底萌发的愿望。女儿在青春期碰到的问题,让我反观在0-6岁的时候,在女儿的教育上出现了哪些问题。当把0-6岁的教育放在整个童年,也就是0-18岁来看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价值观,很多做法,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所以,我希望跟大家分享。”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喵姐的女儿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典型的北京大妞,性格洒脱开朗,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由己及人,喵姐积极主编了许多早教方面的书,包括《中国父母亲职教育方案》、《竹兜早教套装》、《快乐入学必做》、《快乐入学必看》、《数学闯关游戏书》等,并策划了《家庭亲子音乐》,长期担任《妈妈宝宝》和《儿童少年研究》专栏作者,撰写了很多早教方面的文章。这些书对于当下许多年轻妈妈来说,是教育孩子时的指导“圣经”。因为乐在其中,所以喵姐的工作从来没有离开过0-6岁教育领域。2002年至2007年,喵姐担任北京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的研发总监;2007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主管亲子园、幼儿园教研和家庭产品开发的工作;2012年至2013年担任北京爱竹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红黄蓝教育机构子公司)的总经理;2013年担任Global Education Learning (Holdings) L的高级顾问;2014年至2015年创建了北京大嘴呱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成就了现在“高寿岩”这个名字成为了早期教育领域的一张闪光的名片,而喵姐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受益。“喵姐早教说”:让年轻辣妈继续做女神“喵姐早教说”是高寿岩刚创办的0-6岁辣妈在线大学项目,谈到这一次的“高龄创业”,她这么说道:“在早期教育行业里工作了这么久,见过许多家长和孩子,有时也会觉得特别的着急,因为有太多的妈妈们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断重复的犯着错误。其实大多数宝宝存在的问题都是来源与家庭甚至是妈妈本身的问题,比如语言发展、社交障碍等等。一次讲座或者一个提问并不能系统的给出最好的答案。特别是那些远离专家资源的三四线城市的妈妈们,更是缺乏与专家沟通的机会。”在当下这个信息盈余的时代,各路商家都想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获取些许利益,其中也不乏有“伪专家”用自己并不专业的教育理念错误的影响了家长。而“喵姐早教说”则是喵姐想通过移动互联网,为远离专家资源但重视早期教育的妈妈,提供教育、儿童心理及家庭关系的在线课程。传递靠谱、有趣的教育理念,帮助年轻辣妈们度过人生的转折阶段,可以“搞定熊孩子,继续做女神”。依然拥有清澈眼神,少女身段的喵姐一颗“真心”收获了家长们芳心无数,而这次,骨子里“不安分”的她又一次跟随自己的内心,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辣妈们正式代言,告诉她们:虽然已经是妈妈了,但谁说我们不能继续做女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