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yhq
评价拿破仑,我们需要新的眼光! 在一代枭雄拿破仑留给后世的诸多名言中,"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大概算得上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自从中国进入经济社会,为了鼓励竞争,这句话更是为众人竞相引用。 这句话被父母用来指责子女:人家能考100分,你凭什么只考90分?言下之意,不想考第一名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 这句话被妻子用来指责丈夫:钱赚得那么少,没出息!你看别家男人一个个都发了财,你为什么还这么穷?至于什么叫穷?没有定义。反正眼下有比你更有钱的人,我就说你穷。言下之意,不想发财的男人就不是好男人。 记者把话筒凑到刚获了铜牌的运动员跟前,问道:你没有获金牌,是不是觉得很遗憾?言下之意,不想拿金牌的运动员就不是好运动员。 从小学起老师就给学生灌输竞争意识,教得年轻人个个都想当老板,不想屈居人下,尤其不愿意做基层工作。总之,社会到处都在鼓励人们往上爬。其依据正是这条"拿破仑定律"。 可是"拿破仑定律"竟然也有撞墙的时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甚至说,为拿诺贝尔奖金而工作是非常危险的。如此看来,"不想拿大奖的科学家就不是好的科学家",这个说法就不对了!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最近也说,他不想自己开公司。如此看来,“不想当老板的员工就不是一个好员工”,这个说法也不对了!其实,幸好拿破仑麾下的士兵真相信这句话的还不多,要是百分之三十的士兵都想爬上来当将军,他那支大军也会乱了套。是否每个人都应该一辈子无休无止地冲锋陷阵,是否任何追求安定的想法都属于没有出息的表现?特别是说,人生是不是应该为了赚钱而竭尽心力。赚钱固然是一种利益,但安定的生活也是一种利益。球迷看比赛,角逐双方的拼杀越激烈越好看。但是一旦自己置身于社会竞争,却不能不考虑避免过于残酷的淘汰。所以,成功的人生最要紧的是找准自己合适的社会定位。不能说赚钱多的就一定比赚钱少的更为成功,官做大的就一定比官做小的和不做官的更为成功,或者开私家车的就一定比乘公交车的更为成功。这不是说不要竞争意识,而是说要寻找一个适合于自己的竞争层次和竞争强度。拿破仑是一个惟有从无休止的征战中才能汲取快感的人,他压根儿是不求安定的。要是他当年不在莫斯科、莱比锡和滑铁卢遭遇惨败,他的兵马还会继续一路冲杀,直到在另一处战场上全军覆没。所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其实是属于这么一位对人生绝无安定欲望的人物的信条。我无意于彻底颠覆“拿破仑定律”,我只是以为,社会的需要是多元的,社会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能够兢兢业业地做一个好的士兵,也不见得就委屈了这一生。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中也有好士兵。 
翻开世界史的扉页,一个光辉的名字映入眼帘,记忆追溯回1840年。12月12日那是不平凡的一天。在那天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了。而建立者便是那个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波拿巴。大树有幼苗长成雄狮之初柔弱如苗,出类拔萃的东西原也是在平凡中扎根。 拿破仑波拿巴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啊雅克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6岁的时候拿破仑成为一名炮兵上尉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1793年拿破仑参加土伦堡战役展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一个世界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从1784年入军校到1799年发动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到1815年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整个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争中渡过的他亲自指挥的战役约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拿破仑对战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欧洲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将军,但他们一下子期望的东西太多,而他自己只看到一点那就是敌人的大量军队,他力图消灭他们因为他相信只要把军队消灭其他一切自然就会土崩瓦解。对此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过他“主力只用于战争的主要目的--消灭敌人”。 作为一代名将,拿破仑运筹帷幄跃马疆场,身经百战其做战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其统帅艺术为许多兵家所称道,其军事思想也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拿破仑在世界史上确实占有一个不可撼动的地位。 一场是非参半的对外战争,每件事情都像一把双刃剑没有绝对性。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统治时期正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他用刺刀加速了这一过程,多次打败反法联盟,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被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战争具有革命性。但另一方面他迷信武力铁蹄踏便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战争具有侵略性(与英国的战争又具有争夺欧洲霸权性质的一面),遭到各国的联合抵,连年征战造成法国经济困难。但如果没有1812年远征俄过的举动或许拿破仑会带着他的法兰西帝国更永久的称霸整个亚、欧、非,这虽然只是揣测但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因为那一次远征法国损失了将近60万的兵力与此同时法国的国际威信也大大下降使拿破仑的敌人大受鼓舞从而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倾向工大于过的法典--《拿破仑法典》。拿破仑的功绩不止在于军事上,他在1804年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法典规定:所有功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成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实行民事婚姻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拿破仑自己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战,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这是拿破仑除军事思想等方面外留给后人的另一瑰宝。 总之,对于拿破仑的功绩而言他的过错应该是渺小的。对于拿破仑来说似乎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工作”包括对外战争。因为他说过:“我的基本要素是工作,我有此生就是为了工作。我两腿能及之处有界限,我双眼能看到的也有界限,我从来不知道我的工作有何界限。”正如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的那样:“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的,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但究竟拿破仑这一对己而言无止境的工作是福是祸:是利是弊也是有留予后人自行评价。 拿破仑的一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他出生平凡但却活得粲然,大树植根于泥土,雄师生存于兽群,登峰造极的人物不能须臾离了平凡的芸芸众生。所以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同他一样而前提条件就是:坚持有毅力信赖自己在人生的“战场”上拿破仑也留给我们许多炙手可热的至理名言——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没错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战争是不会胜利的,走在别人的阴影里前途不会光辉的。“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如果连抱负都没有又何来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