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好
1 选择课题2研究论题3 形成论点和论据4 执笔撰写(1)开头与结尾 开头即通常所说的文章的开端。一篇文章有个好的开头,有利于表现主题和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路。一个好的开头,也有利于吸引读者,引导读者进行阅读。这启发我们要善于巧妙安排文章的开头,突出文章的要点,以抓住读者的心理。 一篇好的文章光有一个好的开头是不够的,还应有个好的结尾,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好的结尾可保证文章整个结构的完整。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文章的起首要能够更好地表现文章的内容,顺利地展开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尾要能够顺乎文意的自然,强化文章的韵味和力量,但对于论文来说,通常的结尾方式是归结或重申论点。 (2)层次与段落 通常我们把从总体上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先后次序,展开文章结构的步骤叫做层次。层次主要是表示意义的结构单位,行文中一般没有明显的外在标记,需要读者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划分。多数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一个层次可包含有几个段落;有时层次则等于段落;在少数情况下,层次有可能小于段落,如有的短文只有一个自然段, 但其可被划分成几个层次。 安排文章的层次要清晰、合理,这就需要作者的逻辑思路清晰、合理。如果自己思路不清就会导致文章层次的混乱、重复或位置相互颠倒等。 段落,这里指的是“自然段”。自然段以段首空格为标记,是作者在文章设置的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一个自然段表示一个完整、单一的意思。设置自然段不仅使读者便于阅读,而且使整个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自然段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保持段意的单一性,即一个段落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其次,段落内容要完整,即一个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必须说明白,讲透彻;第三,段落的长短应该适度。各段的篇幅不必整齐划一,而是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 
论文编写格式论文的编排应遵照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要求。包括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另请在稿件首页脚注处写明论文所属课题或基金项目类型及其批准号,在稿件的最后写明各位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出生地、性别、技术职称、学位或学历、研究方向)及等信息。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题名,避免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英文题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用小写(专有名词和缩略词除外)。摘要应遵照GB 6447—86《文摘编写规则》的要求,中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200-300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不应引用文中层次标题、图题、表题和文献的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必要时可适当加长英文摘要的篇幅,也采用第三人称表述。必须包括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全大写;名不必缩写)、工作单位(英文,其后加“China”字样)、英文摘要(要求用词准确,符合英语习惯,语句简练。介绍作者工作,用过去时态;描述作者结论,用一般现在时态)、英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关键词应遵照GB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 —— 叙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重要资料名称等自由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关键词选用3-8个。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对每篇论文编印中图分类号(1-3个)。文中各章节层次应遵照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分三级编号;一律左顶格排版,后空一个字再接排标题。一级层次形如“1,2,3,…”,二级层次如“1,2,…”,三级层次如“1,2,…”排序。引言编号为“0”;较短时,可省去编号和“引言”二字。应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规定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应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的表示。量符号(除pH外)一律用斜体,计量单位用正体。结论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结论中不应写入存在问题、讨论、建议和展望等;如果一定要写,可将此节标题题改为“结语”。汉字的使用应严格执行《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GF 1001-2001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采用规范字。除特殊需要外,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注意《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早已被明令废止,不要再使用。按照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执行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献;近5年的文献应占50%以上。应遵照GB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CAJ-CD B/T—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1)期 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 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 文 集:[序号]作者题名[A] 编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P]公告日期(6)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EB/OL]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西文作者姓在前,全大写;名缩写,不加缩写点。引用《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时,请在中文下方同时列出英译文。论文用Word 2000以上版本编排。两栏排,每篇文章不要超过3个版面。插图的高度不超过版心的高度。宽度保持在小图不超过8 cm,大图不超过16 cm。请注明图序和中、英文图题。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每个表格上方要有表序和中、英文表题,居中。图、表中文字要用六号书宋。 具体编排格式,参见《通信学报》模版(可直接套用摸版替换和填写论文内容)。
电力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评估中文摘要 4 英文摘要 4-8 第一章 引言 8-13 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8-9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9-11 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1-13 第二章 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介绍 13-23 1 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 13-14 1 安全及风险的定义 13-14 2 安全风险模型 14 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4-16 3 安全风险评估过程 16-19 1 确定系统范围 16 2 信息收集 16-18 3 风险评估 18 4 决策 18-19 4 实例分析 19-23 1 资产分类和业务重要级别划分 19 2 确定威胁 19 3 确定脆弱性 19-20 4 确定资产潜在损坏度 20 5 确定风险发生概率级别 20 6 风险分析 20-23 第三章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运行数据统计分析 23-31 1 光缆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3-24 1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 23-24 2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 24 2 电力通信系统光缆故障分析 24-25 1 电力通信系统光缆故障类型 24-25 3 华南地区某省电力通信网2006 年光缆故障原因分析统计 25-31 1 光缆故障情况总述 26-28 2 各类型光缆故障原因分析统计 28-31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的电力光纤通信线路安全风险评估 31-43 1 云理论基本介绍 31-35 1 云概念的引入 31 2 隶属云的定义 31-32 3 云的数字特征及运算规则 32-34 4 云发生器及综合云 34-35 5 云模型的应用 35 2 基于云模型的综合指标评估算法 35-37 1 原理 35-36 2 算法步骤 36-37 3 安全风险评估实例——某省供电公司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评估 37-43 1 确定指标体系 37-40 2 确定权重和评估结果等级 40-42 3 输出综合评估结果 42-43 第五章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电力光纤线路的运行风险评估 43-50 1 问题的引入 43-44 1 国内OPGW 光缆线路雷击断股案例 43 2 难点分析 43-44 2 可信性理论基础 44-46 1 四条公理 44-45 2 公理化模糊论的核心测度——可信性测度 45 3 随机模糊变量 45-46 3 光缆线路的运行风险评估 46-50 1 算法介绍 46-48 2 分析思路及步骤 48-50 第六章 结论
我在网上下载过资料,在那个上学吧资料分享中心,里面有很多论文下载,也有标准的格式,可以给你做个参考,内容都是比较全面的,电子通信论文,机械论文,电力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档案管理论文,新闻传播论文,社会保障论文,建筑论文,结构工程论文,数学论文等都有!一级建造师的资料也有好多,都比较全面。你看看吧!
光纤通信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